与人有关的一切,究根追底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哲学也好,宗教也好,最终都指向人本身。
本章的阅读常有柳暗花明之感。
何维勒和马修的辩论看似已经辨无可辩,却又会走向更深处,显示出智慧之光。比如,佛教认为世界“如梦如幻”。常有人认为,世界都是一场梦一场幻觉了,那还挣扎什么,活着也没什么意义。更不要说去解脱痛苦了,也不要努力去达成所谓证悟了吧?
马修的答案是:因为人类确实经历着痛苦的经验,所以就算是幻觉式的,要除掉这种(痛苦的)经验也是对的。也就是说,只要你真实地感觉到了痛苦,自然是要去挣扎一番的。犹如《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在53岁时万般颓唐的死去之前,也是挣扎了几番的。这是无法避免的生之痛苦。
从这个结果出发,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何维勒认为:佛教是哲学,不是宗教。是一门有其特别发展的形而上层面的哲学。 马修则认为,关于佛教是宗教还是哲学的提问,就提问的方式而言,只对西方人有意义。西方的宗教观有很强的实用性。
马修相信:佛教是一个道路,一种救赎的方式,引导佛陀走向证悟。它是一个方法,一种向心灵强烈下功夫而得到解脱的方式。
佛家最基本的观念是:所有众生皆有佛性(即真正本性)。并非所有的佛性都会显现,一般众生的佛性被埋在众多障碍的层面之下。这些障碍层面是由负面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因之,“道路”的宗旨就在于要化解掉所有掩盖真正本性的东西。人人都有这种潜能,只是被掩盖了。
马修的意思是:佛教的道路就是一种发现的道路。这种说法启发何维勒想起了苏格拉底关于学习和回忆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学习是一种回忆我们所遗忘的事物的过程。换言之,学习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发现不是发明,而是寻找、追回、显现。正如“涅槃”这个词,一般人的说法以为是再生。西方有一部分学者称之为“毁灭”,也有称其为“虚无”的。而在藏传佛教的翻译中,涅槃是“超越痛苦”的意思。基于此,马修的观点是,“如果有任何东西消失,绝对是痛苦以及痛苦所产生的混乱”。
类似的讨论给笔者的启发是,对任何事物的讨论都不要轻易下断定之语。有一种追索真相的可能途径是回溯到该事物最初的本源。比如涅槃。比如黑塞的《悉达多》。年轻的悉达多一直在不断的追问、思考、等待,这漫长的过程不是为了最后那金光闪闪的“法身”,而是在当下的每一刻去觉察和感知自身。
NOTES:
- 我们每一刹那都在经历过去行为的结果,而现在的意念、语言和行为真在塑造未来。
- 当情况失控时,重点必须放在实际的解药上。
- 人类应该把重点放在内在发展上,因为那样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