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亲子沟通技巧里,有一条是预防性我信息,即把你对未来的计划、安排、需求等,提前告知孩子,让孩子做好心理或行动上的准备,届时会更好地配合你,预防孩子不可接纳行为的发生。
例如,你这个周末要出差,不能陪伴孩子,那么可以提前告诉孩子: 我这个周末要到外地出差,很抱歉不能在家陪你了。
这样做,给到孩子心理上准备和调试的时间,要好过你临行时才让他知道,避免孩子一些抗拒的行为或情绪。
我对这一技巧的使用特别有意识,不论大事小事,几乎都会想到提前预防一下,也自认为比较有收获和心得,在工作坊上曾和学员分享过给宝宝断母乳、让其独立进餐、妈妈要生小妹妹等实践案例。
最近开学季,我自然也不会忘了提前预防: 淘淘,再过N天就开学了,过完元宵节再过一天,到时就是妈妈每天接送你喽。
提前半月预防下,提前一周预防下,提前两三天预防下。
不同的是,随着觉知力的增强,这一次预防的同时,心里面戈登(咯噔)了一下: 我为什么对预防性我信息如此的钟爱?真的只是因为它有效吗?有没有其他我自己的心理因素在驱动?
于是安静下来,反复体会对于淘淘开学这件事我的感受是什么。紧张、担心,没有自信可以临时取得他的配合。想象一下他抗拒上学和我拧巴起来,升起的不只是作为一位妈妈的无力和沮丧,更有作为一名亲子沟通讲师的挫败和气馁。
为了避免这些不好的感受,所以我提前做好功课,就如同学生时代应对考试一样,提前做好复习充分准备才会心安,断然没有临阵磨枪的心态,更别提裸考的勇气。
因为从小活在被评价被对比的环境中,只有通过自己的成绩表现,来赢取他人的认可接纳,再以此构建自我价值感。没有这些成绩的支撑,自我便无处安放。
如今,这些原本他人的声音,早已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内化成人格的一部分。仿佛我的身体里一直住着一个隐形的权威,它时刻用眼睛看着我做的一切,评论着我的高低好坏。
越是在意身体里这个权威的声音,就越是缺乏自信,越是紧张,越是想要提前做功课,提早进去应战的状态。
于是,特别钟爱预防性我信息。表面是在向孩子宣布未来的安排,实则也是在提醒自己即将面临的挑战,提醒自己要做好准备了。
而那些隐藏在语言表面之下的内心戏,连我自己都难以轻易觉察到的慌张不安,是否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传染给孩子。
看清了剧情,然而入戏多年,出戏并不容易。
所以,特别喜欢《恩宠与勇气 超越死亡》里面的这一段:
“你不必停止或改变那些你不喜欢的行为或思想。其实努力本身就是障碍,重要的是清楚地看到它,完整地观察它……我们的内在都有一股神秘的进化力……这股神秘的进化力会帮我们修正不足处。转变和意志力无关,意志力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觉知,但想要有内在真正的转变,意志力反而是障碍。”
保持觉察,是成长的开始,也往往是转变的大部分动作,有时甚至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