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莫言的一句话: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时,实际上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时,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
仔细想想,果真如此。八十年代,我在读中学,舒婷的《致橡树》在学校广为流传,那时根本不理解诗意,但仍然读得很有滋味。一个同学有本诗集,全班同学都要来抄到本子上。
那时,朦胧诗在中国诗坛引起的震动不小,我们许多同学,上课都在看《朦胧诗选》,虽然似懂非懂,读起来很吃力,每个同学手上都会有一本诗集。
八十年代初后期,随着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等哲学书籍的入境,中华大地掀起了一股狂热的读书潮。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买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的《生命的悲剧意识》这本书,我和好友排了四个小时的队,至今我很多哲学方面的书籍,都是那个时期买的。
有些书我们买不到,大家就互相借阅,为了尽快看完,可以不吃饭,不睡觉。晚上,宿舍灯熄了,打着手电筒在被窝看。有时买到一本好书,也会激动好多天。虽然很多书文字艰涩,内容也不太好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阅读欲望。
疯狂地读一些自己似懂非懂的哲学书和诗歌,本是青春年少,又装出一幅深沉和历尽沧桑的样子,现在想来又想笑又觉得难忘。这都是属于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学潮过后,人们的阅读习惯慢慢消减了,后来看书读诗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都在为生活和金钱奔波,在浮躁的现实里,心静不下来,自然也无法看书,书籍慢慢退回到书柜里去了。
回不去那个时代了,没有笔记本电脑,没有移动电话,没有汽车,没有互联网,没有软件……只有油墨淡淡飘香,捧读一册纸书的时代!
那时的纸媒体,刊印“诗”的小书带给人的快乐,真是胜过今日无数大片,读书变得古典起来了。
读书也许不能改变生活,但我依然喜欢读书,我喜欢在寂静的夜,一杯茶,一首歌,一卷书。在清浅的时光里,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字,墨香里,让心沉浸在文字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