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新打造的传统文化节目,它以中华典籍为线索贯穿全剧,运用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模式,采取古今对话方式,讲述中华典籍守护与传承的故事。在《典籍里的中国》,我们见到了不同于书本上方方正正的典籍文字,而是活跃在眼前、耳前的直观化、生动式的表现,这不仅让典籍中汉字生动地活跃起来,还使晦涩难懂的典籍飞入寻常百姓家。
“说来不是我舍命守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当伏生对前来学习的晁掌故所说道。是的,正是因为伏生以及其家人,《书》才能在秦焚书坑儒、楚汉争霸中存留下来,虽只存二十八篇,但实属万幸。这二十八篇,才成为后世传承的篇目,才成为我们今人了解上古时期的典籍。
《尚书》作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主要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体例即《三字经》所说:“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也就是说《尚书》的体例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典是君王用来治国理政的规章制度,谟是记载古代君臣谋划国家大事的言论,训则是大臣对君主的劝谏,诰即君主对大臣与百姓的劝勉,誓则是战争时期的战前君主对将士的动员令,命乃是君主颁布的命令。可见,《尚书》是一部君主治臣理国的智慧之书。比如,《尚书》里有“知人则哲”,亦或是“协和万邦”,还是“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或耳熟能详的“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是今人需要从古籍中汲取的智慧。
《典籍里的中国》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禹定九州”与“牧野誓师”的故事。我未看之前,记忆中大禹的故事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却不曾想过大禹还定过九州。大禹为治理洪水泛滥,足迹遍及各地,故后人将“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九州在此基础上诞生,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梁州,这是华夏的九州,是物产丰富的九州。虽然我们今天的九州的概念已模糊,但有些地名仍在沿用,这就表明了华夏文明历久不断。
而在《牧野》一篇,我理解了民心乃是最大的天意。“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这让我看到了周武王讨伐纣王的决心,看到了在纣王统治之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看到了民本思想在上古时期就存在,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典籍里的中国》让我生动地看到典籍里各种各样的故事,当然也激起我阅读《尚书》的兴趣。阅读中华典籍,汲取先人智慧,是我们当今世界强调文化自信的来源。只有知来处,我们才能够更好前行。正如《典籍里的中国》所说:“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