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带小妞出门,计划好的时间是够的,结果小妞各种磨叽,出门又遇上了高峰。
堵在路口的时候,我说:“宝贝,本来我们按时间是要到的,可是现在都堵死了,今天肯定要迟到了,下次出门的时候,能不能快点收拾啊?”本意是让孩子通过看到磨叽的后果从而知道下次出门应该怎么做,结果小妞回我一句:“都是我的错!”就开始哭了起来。
我一边安抚小妞的情绪,一边在想,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全然放松之后,我感受到的是小妞的委屈、自责和不知所措,这种感觉像极了小时候父母吵架时我的感受。突然回想起来,有次因为宝爸晚回来误了事,我们大吵一架,那也是小妞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我们吵架,当时就哭的很厉害,虽然事后作了一些处理,但没想到给孩子留下的阴影远比想象的还要深。
作为大人,一时冲动发泄了情绪,自己感觉倒是爽了,那么,在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们在做些什么呢?生活在父母经常吵架、打架的环境里,孩子会受到怎样不良的影响呢?
爸爸妈妈别吵了,我好害怕……
年纪小点的孩子,因为认知水平低,他们不明白自己最爱的人为什么会像仇人一样相互攻击,内心会冲击,感到害怕恐惧,他们分不清谁对谁错,如果父母吵架的时候提到自己,就会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会做恶梦,大小便失禁,安全感缺失,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形成低自尊的人格等。
朋友家有个男孩,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爸爸妈妈早出晚归,和孩子聚少离多。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开始,经常会把大便拉在裤子上,奶奶一边给收拾洗裤子,一边打骂孩子,孩子就傻愣愣的挨骂,下次大便的时候还是会拉在裤子上。后来了解到,这个男孩从小生活的环境就是隔两天爸爸妈妈吵,过三天爷爷奶奶吵。第一次大便失禁的时候就是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孩子受到了惊吓。
都是我的错……
有些夫妻闹矛盾,会把孩子当成出气筒,特别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做错了事,刚好就成为了发泄的对象,不是打就是骂,这会造成孩子心中的黑色记忆和黑色自我认知。孩子常常会感觉“爸妈不要我了,都是我的错。”有的孩子会心理负担重,直接影响学习成绩,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孩子把父母吵架的原因归结在自己的身上,认为自己没用,自卑;有些多子女家庭会让大的让着小的,夫妻吵架时更多的是拿大孩出气,就会让孩子产生“我是多余的”想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采取自杀、自残等极端手段;有的孩子对父母从失望到厌恶,不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友好亲密的关系,缺乏信任感;还有的孩子在和他人交往中也会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还是之前那个男孩,在1岁多的时候就经常和小区的孩子打架,甚至是和比他大好几岁的孩子打,仿佛全身都蕴藏着满满的暴力能量,偶尔一个触发点就摁开了暴力开关,爷爷奶奶经常跟在孙子身后收拾烂摊子的时候还洋洋自得的说:“以后咱家孙子在外肯定不会受欺负。”现在,小区里的孩子都不愿和他玩,父母也觉得很头疼。
我要保护妈妈……
夫妻吵架时,如果母亲遭暴力打击,孩子内心会极度不安,因为保护他的妈妈自身都难保了,自己还要怎么“活下去”?很可能,有的孩子会和母亲站在一个阵营,开始疏远父亲、憎恨父亲,在家庭序列中会占据了父亲的位置,今后走进自己的婚姻也会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序位,重复上一代人的命运;有的孩子可能会拼命努力,让自己越来越优秀,通过证明自己来减少父母之间的争吵,这种孩子可能会出现“外强内弱”的状态,工作出色、社交广泛、兴趣多样……遇到挫折后很容易回归到当年那个“小孩”的状态,即使成年后也可能会因为童年的创伤让自己一蹶不振。
最新调查表明,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离婚家庭的为30%。和睦家庭的为19%。与离婚相比,孩子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那作为父母,有架必须要吵时怎么办呢?
一、吵架时尽量避开孩子,再进行沟通。千万不要冷战,因为这样孩子更加不知所措,会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
二、提前给孩子说明,吵架时大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和孩子没有关系,也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父母声音太大,让孩子感觉不好的时候,孩子可以提醒父母。
三、一时控制不住吵架了,之后一定要进行补救,要当着孩子的面和好,并安慰好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再进行解释。
四、吵架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当着孩子的面向对方道歉,教会孩子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那天回家后,我作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并和宝爸约定,以后会遵守上述的四条原则,给小妞一个很好的情绪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