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来源已久,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汉字距今已经有四五千年多年,从龟背上的符号,到甲骨文,后发展到秦朝成为小篆,
直到汉朝称为汉字。汉字基本都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我们小学的时候都曾学过偏旁部首,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说说汉字中关于水的解说。作为象形文字,凡是有水的汉字大多跟水有关,比如:凉、冷、江、河等等,这些是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字,它们都是与水有关的,但四点水的却往往与火有关了,比如:热、烈、煎等等,这些都是与火相关的字眼。自古以来水火不相容,为什么水与火在象形文字中与那么都是用点水做偏僻部首呢,这两者完全相反相悖的事物是如何结合到一起的呢?原来古人发明文字时,是按照水给人的触觉而定的,人伸手进水里,就会有不同的感觉,或寒冷、或温暖、或滚烫,古人就根据对水的温度不同,创造了不同的以水为偏旁的汉字,于是就有了两点水、三点水、四点水的汉字。不同点数的水跟水的温度有关,两点水是温度很低的,给人冰冷的感觉,类似的汉字有冷、冻、冽、冰、凝等等,这种冷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寒冷,有时候也指内心的寒冷,比如凄凉、凋零等等都是两点水的汉字,都有这种意境。相比两点水而言,三点水就温暖得多,比如:江、河、湖、泊、溪等等,这是在水温不高不低的情况下,人接触感觉很舒服,类似的汉字还有游泳、沐浴、清洁等等,三点水的汉字几乎都是与水有关的,而且是温度让人感觉舒服的水温。随着水的点数越多,水温就越高,四点水的字象征的温度更高,于是古人就把与火相关的汉字用四点水来表示了,比如煮、煎、烹、蒸、熟等等,这些都是与火相关的词汇。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这是古人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是象征中华民族的文明符号,值得每位华夏子孙敬仰。
底下带“四点底”一般与火有关,如:煮、蒸、煎、熬等。古代有了火,物体就会燃烧,就可以把食物做熟,所以烹、煎、蒸、煮、熬、熏、熟等等都是四点水,意思是与火有关。篆文当中,这些字下面的部分都是“火”字,隶书之后,“火”就简化成了“四点水”了。
一、煮基本解释: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煮。煮饭。煮字(喻书生玩味文字)。煮豆燃箕(喻骨肉相残)。煮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二、蒸基本解释:1、热气上升:蒸汽、蒸腾、蒸发、蒸气(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蒸馏。云蒸霞蔚、蒸蒸日上。2、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蒸饼、蒸饺、蒸笼。3、古代以麻秸、竹木制成的火炬:蒸烛。4、细小的木柴。三、煎基本解释:1、熬:煎药。煎熬。2、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少量的热油里弄熟:煎鱼。3、量词,指中药煎汁的次数:头煎。二煎。
水随着温差的不同给人感觉不同,进而古人造字也不同,水滴越多,温度越高,越少则越冷,看字中两点水、三点水、四点水不同而表现的字意也不同。
两点水的——冷。冷是温度下降到低于人体温,并且在人们感到不舒服时的体验。冰、凉、冷、冻、寒、冬、冽、凌等不必细说。形容寒风用“凛冽”;形容寂寞冷落用“凄凉”;寒冬凝结在树枝上的白色冰晶叫“雾凇”;气体遇冷变液体,液体遇冷变固体,叫“凝结”、“凝固”。可以发现两点水大多与冷有关。
三点水——温。温是水保持液体的常态的条件,是人们对水的一般认识与感觉。如:江、河、湖、海、泊、浒、源泉、瀑布、沉浮、浩瀚的汪洋、溪水流淌、波涛汹涌澎湃、海浪滚滚等等。当水温、气温达到不冷不热,正适合人的体温舒适度的时候,人们可以对水从事的活动有:游泳、淋浴、洗澡、洗涤、清洁、污染、沐浴、喝汤等;人的生理活动分泌出与人的体温相同的液体,如汗、泪、涎、泣、鼻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凡是三点水为偏旁的字,大多与水有关。
四点水——热。热是超过人的体温,上升到人不舒服时的感觉,如:热浪、烈日、熊熊烈火、烧焦;人们利用热从事的活动有:煮、煎、烹、熬、蒸、熟、焦。四点水其实是火字的简写,都是和火有关的,但是四点水与“水”的关系不大,因为汉字的熏黑、焦、熬、煮、蒸、热、烈等字下面的四点水,其实原本是"火"字。
火 字解释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fire (as a disaster)]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lights;torch]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brilliant rays;radiance]。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heat,steam]。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fire]——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a military unit]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Mars]。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firearms]。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war]。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中医]∶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internal heat]。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ancient var.of 伙]。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词性变化
◎ 火
〈动〉
(1) 焚烧;烧毁 [burn down]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cook]。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anger;temper]。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 火
〈形〉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red]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urgent;pressing]。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汉字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可能具有更深刻的意义,我们目前还远远没有认识到!
汉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而不是一个过时的东西。
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
当你掌握了汉字,你就已经是这个星球上最独特、最聪明的人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