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主动加了她微信好友,大学毕业后这5年,从未联系。每临近她生日,看到日历会想起的人。她成了我青春最清晰的印记。
繁星满天,月光映在她平静的脸上,说今天很开心,那口吻像两个相亲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在强制找话题。我默默的走着,没有做声。朱红色砖路上,肩并肩,各自回了宿舍。
那时,我还不懂得体会别人心情,又也许是太过在意别人。
同学都叫她阳阳,梳着向左偏得斜刘海,扎着马尾辫,发丝细软,自带别人想染都染不来的黄栗色,皮肤白皙,像鱼儿掉了鱼尾状的眼睛,薄嘴唇,高我2厘米。非常努力要强的女孩子。
因为初二补习英语相识,初四关系才走的很近。至于初一和初三我实在想不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阳阳看我平时都是一个人,每次体育课会叫上我和她们一起,慢慢我们仨成了朋友。陈丹是阳阳的同桌。那个年纪每天只有学习和放学后门口的炸冷面。
中考时,陈丹由班级的中等生考到全班第一名,进了奥赛班。阳阳成绩高过分数线10几分,进了7班,我交了6000的借读费,分进8班。我们仨就这样一起进入县城唯一的一所高中,但又感觉哪里有什么不同。
年轻的女孩,总是额外敏感。
高一下半学期文理分班,别人都以为因为阳阳在,所以我才去的7班。其实7、8班是相同老师,所以我才过去,这个原因没在对别人提起。
她很会照顾人,课下会拿着同学名单告诉我谁是谁,名字和人对上号,让我尽快融入班级。日常都是一起吃饭,一起回宿舍。陈丹和弟弟一起镇上读书,她妈妈就租了房子。我周末一个人常去她家吃阿姨做的饭。起初,阳阳说有事不来,后来就再也没叫过她。两个人的隔阂似乎就从那时候开始,像北方的秋天,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直接就到了冬天。
朋友之间总会有摩擦。高三那一年,她经常辅导我英文,宝贵的体育课时间都在教我背单词、记短语。知道我喜欢双肩包,跑了大半个县城给我买来作为生日礼物。本来一大早想给我个惊喜,不想错过,那天我先下了楼。她的善心,她的热情,她的大度,她的默默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三角形稳定性,在三个女生之间可能不太成立。
她付出的越多,我越是抗拒,越觉得亏欠。我们太像,一样敏感又为别人考虑的人。我没办法接受,原先很好的两个朋友,把自己排除在外,自己还毫无嫉妒之心。她的一切,都在显示我的渺小,自己没办法接受这样的自己。满满的负罪感。似乎有些东西,不是一个人付出就可以得到的。
那次我们安静的回到宿舍以后,她不再和我说话,不再等我吃饭。后来她成了我最愧疚的陌生人。
那时自己还不太成熟,用冷漠来逃避问题,如果换种方式,那我们现在是否也和现在一样。
她很喜欢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