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相识、毫无血缘
却成为了至亲的一家人
生活捉襟见肘
即使借高利贷也要供“陌生娃”上学
都说东北人是“活雷锋”
都说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陌生娃不忘初心,反哺回报
这就是沈阳项士信和养子杨虹的故事
老项现在的家是139平方米的三室两厅,膝下有两子,一个是亲生儿子项鑫,另一个养子,就是当年被救助的四川娃杨虹。这些年,杨虹一直陪在二老身边,攒钱给爸妈换了套新房,看着弟弟项鑫结婚生子。
“他比亲儿子还孝顺,在家干活在外赚钱,家里的大大小小全靠他。”老项觉得是家里拖累了杨虹,“杨虹年前刚没了工作,为了我们全家,他也一直没找对象。他都40岁了,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感觉对不起孩子……希望他能找到新工作,也能尽快成个家。”
图左起分别为杨虹、项士信和妻子、项鑫
01
沈阳“活雷锋”项士信初遇四川“陌生娃”杨虹
1990年,50岁的项士信是沈阳客运集团的员工,当时自家拆迁,他看到后院里一个小民工在路灯下看书,这就是杨虹,16岁,家住在四川省巴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他是全乡惟一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可一贫如洗的家无法供他上学,于是,他来沈阳打工赚学费。
项士信和妻子决定供他上学
从高中、大学,再到后来出国……
老两口生活即使捉襟见肘,甚至不惜借高利贷
也要帮助这个陌生娃完成学业梦想
后来,老项的爱心事迹消失在了各大媒体的报道中……
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活雷锋”怎么样了?那个“陌生娃”又去了哪里?
02
1999年借钱供养子出国,对孩子有感情更有信任
杨虹毕业后在沈阳客运集团呆了两年,听说在日本能赚钱,就想出国去试试,然而出国留学的8万块学费让一大家犯了愁。
老项一家为了供杨虹上学已经花了很多钱,加上曾经经营的饭店亏损,老项家欠下了很大一笔债务,甚至借了高利贷。
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坚持支持杨虹出国。
妻子郭淑杰回忆:“当时好心邻居、孩子老师和很多朋友都伸出了援手,近20位好心人凑足8万元借给我们。”项士信给大家都写了欠条,可是没有一个人收,这让老项至今感动。
很多人曾劝老项,万一杨虹不回来怎么办?钱谁来还?老项却说,我们和孩子相处了六七年,彼此有感情更有信任。
就这样,在全家人的努力下,杨虹出了国。
03
2004年替家里还清债务,回国为养父母买新房
初到日本,语言不通,但杨虹还是拼命努力赚钱,终于在2004年还清了家里近30万的债务回到了国内,还用自己攒下的钱给老两口买了现在住的这套新房子。
说到当年父母借钱供他读书的事情,杨虹当时并不知情。“到沈阳上大学后才慢慢了解了爸妈家的情况,我亏欠他们太多。要不是因为素不相识的我,他们也不能这么苦。我要尽最大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上半辈子他们为我受苦,晚年我要让他们幸福。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一起,爸妈对我的恩情一辈子也不会忘。”说这话时,杨虹表情淡定,话语铿锵有力。
山羊跪乳,乌鸦反哺
这就是项士信和养子杨虹让人温暖而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