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家分享一下昨天的课程中最后的有关《童年的回忆》活动后的觉察。
我的回忆是:我透过窗玻璃看到弟弟一个人在我家院外做广播体操,他当时应该只有4-5岁的样子,白胖白胖的,穿着小背心和短裤,边做体操还边喊着节拍,那小模样特别可爱,这个场景在我脑海中印象特别深刻。接下来的画面,到了晚上,不知道什么原因,弟弟被妈妈打了一顿,好象打得还挺厉害,但他是否哭泣,身上被打成什么样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这个活动我和Ella一组,当我俩头脑风暴结束后,我圈出其中最认同的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关于人生、关于决定的句子后,我自己那个内在小孩的私人逻辑跃然纸上,在此忠心感谢Ella的带导。
关于自己:我要比弟弟乖;关于他人:是莫名其妙的;关于人生:是漂乎不定、变化无常的;我的决定:我要做好我自己!
这样的私人逻辑投射到我成年后对女儿的养育风格上,那就是:女儿要乖,要听话,因为未来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我对女儿的要求很高,要培养她成为最好的自己。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女儿的确很优秀,原来在这么多年养育她的过程中,我期待的那个更好的自己及更好的女儿,是这个私人逻辑的产物,而且一直都处在过度补偿的那一端。
还有一个觉察,课上学员分享作为家中的老二,上有比她优秀的姐姐,下有被父亲宠爱的弟弟,她不被父亲关注,对她的关爱极少,因此从小到大一直想逃离那个家。这又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弟弟,他也是从小到大,常被父母、老师说:你哪管能赶上你姐一半都行。弟弟的那个内在小孩该会有怎样的感受、想法和决定,我不敢想下去,写到此刻热泪盈眶...... 以前只是想弟弟在我的光环下长大,他那个内在小孩的私人逻辑,一定会影响到他后续的人生,仅停留在这样浅层的认知上,而当有人以家中老二的身份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时,我才深刻地感同身受了弟弟的早年的处境,这个对我触动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