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总工会技能培训 -正面管教专业父母课堂第三课总结
带着爱放手
1. 行大于言(身教大于言传)
老师请家长听她指令一起做,当老师说“请把你的手放到你的下巴上。”(同时,老师把手放在脸颊上。)有些家长和老师一样把手放到了脸颊上,有的家长在犹豫到底是放在下巴上还是脸颊上,难道老师说错了,还是做错了?
这个活动告诉家长视觉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听觉的影响力,孩子更容易按他们观察到的去做,而不是听我们说的(行大于言)。我们要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言行不一致,身教大于言教。否则孩子会拒绝执行,或按照看到家长做的去模仿、或不知道如何执行。
在现实生活家长经常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比如说
-家长玩手机,不让孩子玩手机;家长不爱学习,要求孩子爱学习。家长不让孩子吼,却吼孩子;孩子不能打人,家长却打孩子。
2. 不顶嘴
让家长了解他们怎样给孩子做一个坏的榜样,使孩子远离家长们希望他们可以拥有的品格和生活技能。
课堂上请了一位家长扮演“孩子”,8位家长扮演"父母“,孩子走到每位”父母“跟前说”凭什么让我做“,然后传统”父母“用居高临下的话语回复”孩子“,“孩子”面对传统家长时心情很不好,越说声音越大,语气也更不好,不服从”父母“,反抗。这时老师扮演了一个“坏孩子”,拉着这个”孩子“的胳膊说“走,咱们一起上网吧打游戏去。”,“孩子”二话不说就跟走了,此时“孩子”的想法是我找到组织了,我在这里有归属感,爸爸妈妈那里没有爱,没有归属感。
然后再让8位”父母“用正面管教的话语回复“孩子”。“孩子”感觉心情很舒服,愿意和”父母“分享心里话,也愿意配合。
传统家长:
1. 别那样跟我说话!小丫头!
2. 去你的房间去,直到你知道怎么尊重我再出来!
3. 罚你一个星期不许出去玩。
4.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能够这样对我说话?
5. 你的东西被没收了。
6. 真该把你送到军校,让你学会怎么尊重长辈!
7. 我说一句,你说十句,你还有完没完了?
8. 看来你是欠揍!
正面管教家长:
1. 嗯,我在想我做了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沮丧?
2. 哇,你真的很生气。
3. 我需要冷静一会儿才能和你在一起(以身作则)
4. 我需要一个拥抱,等你也想和我拥抱的时候来找我。
5. 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呢? 积极暂停或者家庭会议?
6. 我能听出来你确实很沮丧,你想告诉我吗?
7.…嗯…嗯…(不说话,倾听)
8. 你知道吗?我真的很爱你。
3、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通常分为三大类:语言文字、语气语调语速、肢体语言神态表情
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他人的影响力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比例如上图。有时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感觉,完全可以通过一个表情、眼神就能让你完全感受到对方的态度了。
留给你一份思考 - 怎样在沟通中更好的表达?
例子:“我没生气“
例如你嘴上说没有生气, 但行为却表明你生气了,双臂环绕胸前,瘪着嘴用愤怒的语调说:“我没有生气!”;
或者在给孩子重新整理床铺时带着嘲讽的语气对他说:“你把房间打扫得真干净啊!”
4. 儿童权利之争
请一位志愿者扮演”孩子“,老师扮演”家长”,其他旁观者仔细观察。
老师扮演“家长”,手里有一些笔,它代表着权力,她会和“孩子”说一些话,“孩子”可以判断要不要把权力接过去。
请孩子坐在椅子上。
第一轮:“家长”对“孩子”进行如下对话和行为:
“宝贝,你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你也要自己做了,你愿意试试吗?”
把笔收回,说:“你做的太慢了,还是我做吧。”
再次把笔递过去。“这样也不行,我整天也忙不过来,还是你试试吧。”,
再把笔收回。“你可能做不好,还是我来吧。”
再次把笔递过去。“你还是试试吧”“真的可以吗?”
“我还是不放心”
“别的孩子都能自己上学了,要么明天你试试?”
问孩子有什么体验?怎么看待妈妈?怎么看待权力?
“孩子”本来决定自己能行,愿意去接收这些权力,也尝试着争取,可是当“家长”一遍一遍地想放权又不放心的时候,她感受到了“家长”的不信任和担心,几次以后,也不想在接受权力了,也不想做事情了。
第二轮:
“宝贝,你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你也要自己做了,你可以试试”,把笔递到孩子的手中。
“如果没做好,我们可以一起来试试,看看有什么好办法”,把笔递到孩子的手中。
“我可以等,我有足够的时间”,把笔递到孩子的手中。
“好多小朋友都能自己过马路了,你也试试”,把笔递到孩子的手中。
问孩子有什么体验?怎么看待妈妈?怎么看待权力?
孩子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有能力,自己愿意去尝试,也感到妈妈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和家长们一起讨论了哪些事情是可以对孩子放手的,哪些事情在这个时期是不能放手的。
5. 界限
这个体验活动是关于界限的,需要1个“孩子”,6个“家长”,这个活动要做3轮,每一轮孩子先蹲在地上,然后在慢慢的站起来,象征着孩子成长的过程。
第一轮:
请孩子先蹲下来,慢慢站起来,周围的6个家长手拉手,肩并肩的紧密站在孩子周围。这个过程大概1分钟。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体会?想做些什么吗?你怎么想这些家长?
-刚开没什么,等站起来,喘不过气来,很难受,要窒息,想逃脱。
家长们什么想法感受?
-也很难受,窒息、压抑,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这也是我们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事事亲力亲为或者都要在掌控中,造成了双方的这种局面。
第二轮:
请孩子先蹲下来,慢慢站起来,家长向后退3-4大步,可以穿过椅子。这个过程大概1分钟。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体会?想做些什么吗?你怎么想这些家长?
- 很放松,开始还四处张望溜达找寻家长,后来看家长没反应,就站在一个地方,眼睛直直的望着窗外。 开始感觉很好,自由了,可是一直没有家长的帮助或支持,也是不知所措。
家长们什么想法感受?
-家长们在离”孩子“较远的距离,有的开始溜号,做自己的事情。有的家长表示不能接受对孩子不管不顾,有的家长很有感触她的小时候就是在这种被家长忽视的状态下长大,对父母的一次次呼唤却没有得到回应,也就淡漠了,虽然自己很独立,但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没有人商量和支持,随时相伴的是那份孤独。
第三轮:
周围的6个家长手拉手,肩并肩的紧密站在孩子周围。这轮和第一轮不同的是,家长还是手拉着手,当孩子慢慢起来的时候,家长自己根据合适的位置自己往后退。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体会?想做些什么吗?你怎么想这些家长?
孩子的脸上始终露出笑容,环视着每个家长,当她有需要的时候,伸手就可以和家长手拉手的连接在一起,得到帮助和支持。很安心,很踏实。
家长们什么想法感受?
-家长们也决得这次的距离刚刚好,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渐的放手,既有关注,对孩子又有信任,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就能支持他,每个人都露出了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