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海子幽怨的声音飘进耳鼓:“大哥,为何不来看我?”老十慷慨解囊,才得以成行。
岳麓山脚,相见无言。沿师大后街而上,浅溪潺潺,过苗圃场,山势渐陡,林木高而直。
循石阶而上,一石台依山势而建。海子说:那是国民党七十二师抗日阵亡将士的宝地。石台左角已损,台面小有气派,临空三面有栏杆。纪念碑端坐中央,碑刻中“XXX将军”的名字已被挖空,它染上了历史的痕迹。碑后有一圆顶石门,移步而进,一间间,一排排,刻着团营连排的编号,但全空着。海子介绍:他们都被迁到桃花源烈士公暮去了。历史是公正的,他们是卫湘的英雄。
拾级而上,脚下石阶,斑斑点点,似朵朵菊花镶嵌其中。台基、台栏、石碑、石阶似乎全用这种石料建成。石阶右边有十来个台子,一层层,一列列,树木杂生,坟堆依稀可辨。所有碑刻都是嵌在石台上,既不易损毁碑文,又节省了石料。一一瞻仰过去,石台常年在树阴下,染上了绿色,但碑文还可辨识。下面一层是准尉,越往上军衔越高,最高是一位上校。可见当时战斗之酷烈。
英雄们倒下了,带着父母的祈祷,妻子的哀怨,孩子的企盼缩成了这么一堆堆。有的还来不及娶妻生子就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静静地排列着,庄严而肃穆,像等待长官的检阅,更像是静候民族的检阅。
山风阵阵,细雨轻飘。我拾起一块碑石碎片,虔诚地捧在手心,好沉好沉,轻轻地揣入怀中。枯树横溪,山溪清癯,溪水浸入了松木的清香,注入那柔柔的湘水。
对面山顶索道上的游客的笑语,时而撞击耳鼓。山腰依稀飘来师大学子朗读外语的声音。山下,师大的广播正在吶喊:请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考生准备入场。
我没有登上山顶去俯瞰长沙的英姿,也没有去瞻仰慕名已久的陈天华、黄兴、蔡锷。只翻看了岳麓山之一小隅,却领略了古城的沉重,现实的迷离。
晚上,我审视着那块石片,沉思着。海子说,那是菊花石,是雕刻材料中的上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