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霞 网络中14期持续分享第159天
以爱的名义,压制孩子的天性。也许是文化的原因,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书就业,仿佛不仔细管就是父母的失职。喜欢争强好胜的孩子,不敢同一样好胜的父亲讨论人际关系,即便讨论也会是一些虚假之词;许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讨论父母的对错,或参与父母间的情感活动。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的特点,恰巧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其成长的动力。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都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家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