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多年,如果要让悦史君来选,最英雄辈出、荡气回肠的一段,还要数东汉末年到西晋建国之间的大三国时期。
估计不少悦友跟悦史君一样,都是从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开始迷上“三国”;不过,如果大家有兴趣,再看看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官修正史《三国志》,还会有更多新鲜的发现。
无论是杰克苏附体的曹孟德、刘大耳和孙仲谋等三位大boss,还是庞令明、廖元俭等所谓的小角色,都能让你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不过,说起江东孙氏集团大将周瑜(字公瑾),恐怕情况就要复杂一点:
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被刘备集团军事诸葛亮欺负到吐血的嫉妒郎——
而在《三国志》中,他就成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眼中的英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娶小乔,年轻时周瑜还干了点啥?为何民间、官方的两本书里,他的形象差距就那么大捏?!
生于官宦世家 与孙策同年总角之好
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周瑜出生于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一户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更都曾官居太尉,家族势力显赫。
长大后,周瑜不仅身材高大、相貌俊美,而且志向远大,有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
这时,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也有一位少年英豪孙策,他广交名士,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影响力。周瑜听说后,很仰慕孙策的名望,专程到寿春去拜访。
两人一见如故,而且周瑜发现,孙策和他竟然是同龄人!这下就更推诚相待,关系越走越近。
初平元年(190年),孙策的父亲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起兵讨伐东汉权臣董卓,孙氏一家移居舒县。
见好友孙策来奔,周瑜立马让出路南的大宅院,给孙策一家居住,还登堂拜见了孙策的妈妈吴夫人,两家人也走动频繁起来。
丹阳慷慨借兵 辅佐孙策终平定江东
初平二年(191年),孙策的父亲乌程侯、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设下埋伏所杀,享年37岁。
时年17岁的孙策将爸爸孙坚的丧事处理完后,举家迁到江都。
安顿好家人后,孙策赶赴寿春,请求阳翟侯、后将军袁术,将爸爸孙坚的旧部交给自己统辖。袁术心有不甘,命他去丹阳召集兵勇。
当时,周瑜的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孙策进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东渡前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非常高兴,说:“吾得卿,谐也。”
于是,周瑜跟随孙策一同作战,先后攻克横江、当利,接着挥师渡江,打败了扬州刺史刘繇的部下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江乘。
兴平二年(195年),周瑜跟随孙策,与刘繇在曲阿(今江苏丹阳)交战,刘繇惨败后逃往丹徒(今江苏镇江市),孙策入据曲阿。
这时,孙策的部众已经发展到数万人。他对周瑜说:“我用这支队伍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回去镇守丹阳吧。”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
不久,刘繇又放弃丹徒西逃,孙策于是夺取吴郡(今江苏苏州)。
得到袁术亲徕 看不上外调欲回江东
袁术得知孙策击走刘繇,上表奏请孙策为殄寇将军;又把周尚等人召回寿春,派他的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
于是,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想要周瑜为已所用。
周瑜通过观察,认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就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想借机回江东,投奔孙策,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孙策趁机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两年后,四面楚歌的袁术败亡,证明了周瑜的判断。
投奔孙策获用 随军征讨得小乔美妻
建安三年(198年),24岁的周瑜经居巢来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
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
孙策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于是,吴郡人都叫周瑜为“周郎”。
因庐江一带的士民,向来佩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
不久,孙策要攻打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的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
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
孙策死孙权立 尽心辅佐成安邦重臣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26岁的孙策遇刺身亡,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给19岁的二弟孙权。
周瑜得到孙策遇刺、孙权继立的消息后,立即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当时孙权还只是将军,宾客礼节都很简单,周瑜却用君臣的礼节,来表达对孙权的支持。
此后,周瑜留在吴郡任中护军,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江东孙氏集团军政大事,尽心辅佐孙权。
周瑜还向孙权推荐了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豪族鲁肃,说他有才干,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孙权亲自召见了鲁肃,对他非常器重。
支持孙权拒曹 三伐黄祖为孙坚报仇
建安五年(200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东汉权臣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大将军、冀州牧袁绍后,扫灭群雄、统一天下的雄心更加膨胀。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下诏书责令孙权把儿子送到许都(今河南许昌),实际上就是扣到曹操手中做人质。
孙权不愿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会商,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孙权也有点举棋不定。
周瑜则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送人质,他给孙权分析利害说:“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人质一到曹操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操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
孙权对周瑜的这番话很受用,他的妈妈吴夫人也认同周瑜的看法。吴夫人对孙权说:“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1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
于是,在周瑜和妈妈吴夫人的鼎力支持下,孙权力排众议,没有给曹操送人质。
建安八年(203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跟随孙权三伐江夏太守黄祖;最终攻陷江夏,杀死黄祖。随后,孙权将黄祖的首级献祭亡父孙坚。
同年秋,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并迅速击败刘备军队,直逼江东。是战还是和,孙权不能决;周瑜会作何打算?接下来的主导,要交给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了吗?欲知后事如何,敬请期待悦史君的下一篇!
亲爱的悦友,读完后记得分享喔
您的分享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