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会学习。
倘若一直在学,成绩却提不上去,很有可能是因为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好。
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以下7个坏习惯,一定要尽快改正。
①听课不认真,可不是小事
孩子处在大脑极其活跃,好奇心特别重,爱分心走神的年龄段,这样很容易在听课的时候开小差。课上错过的知识点,要在课下花更多时间去理解,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1)不要一心二用,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
(2)要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有计划地去展开学习,每完成一个目标都会获得一次荣誉感和自信。
(3)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在他周围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4)每个人的注意力都不可能一直集中,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出现思维停滞的状况,这个时候别逼迫他,要让他休息,或者切换其他科目。
(5)有了好的身体才有一切。要注意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身体好了,精神才会好,注意力才能更好地集中。
(6)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着急。要从简单到难,慢慢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②没有学习规划,效率低下
有规划才能更有效率,可是孩子往往没有主动规划的能力和想法,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他。
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普遍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所以学习计划对孩子的成绩是很重要的。
对策
学习计划跟其他计划一样,要有一个系统。最好包括平日计划、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三个部分。
(1)制定学习计划应从长远计划开始考虑。以孩子的升学目标或整个学年的目标为考量,比如小升初、中高、高考;稍微短点的可以以期末考试的成绩提高多少,分数达到多少等为目标。
(2)把长远目标拆分成短期计划。比如中招考试的目标是哪所学校,要去这个学校应该最终达到多少成绩,而每学期应该提高多少,一点点的去接近和实现这个分数。
(3)短期计划要在平日去执行。比如找到哪几科是弱项,哪些知识点是弱项,为了克服这些,要做哪些事去提高,从而分摊到每一天去完成。
③做题的时候,习惯翻阅参考资料
数学,忘了公式看一眼资料;语文,忘记这句古诗翻一下书……
总是要对着书上的知识点才能把题做出来,可是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依赖资料的坏习惯,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时的,而不是彻底的。
把该记的知识点记在脑子里,这样做起题来才会思路清晰。
当然了,一开始难免不能记住全部知识点,可以翻书,但要通过复习加深度知识点的记忆,逐渐做到“闭卷”答题。时间久了,自然会有进步。
③只顾埋头做题,没有自主思考
很多孩子会出现成绩忽高忽低的现象,这就有点像“瞎猫撞上死耗子”,成绩高的时候是因为恰巧遇到了自己会的题,而遇到不会的就束手无策。
很多学科的考核都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因此,要教会孩子去分析这个题是在考哪个知识点,每个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异同点。
学会整合分析知识点,自然就有了思路。思考得多了,印象就会深刻,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然,在学习之外,也要让孩子知道“思考”的重要性,让他成长为一个真正会独立自主思考的人。
④打草稿的时候,太潦草零落
很多孩子在解理科类科目时,明明草稿上是有思路的,可是返回头来正式做题的时候却混乱了。
这是因为他的草稿太乱,太随心所欲,没有形成很清晰的逻辑和思路。
养成打草稿条理清晰的习惯,这样会帮助自己理顺思路,在考场上做到准确无误,不丢冤枉的分数。
而且要养成做事有条理,对自己成长以后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⑤听课不爱记笔记
人都有遗忘曲线,很多东西当时记下了,但是过后又忘了。
尤其像孩子在学校有太多东西要记忆,课堂听懂了,课下换了思路,再看到同样的知识点发现又不会了。
俗话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就是为了帮助自己记忆那些重点的知识,帮助自己分清哪些是自己完全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巩固的,这样在课后复习的时候也更有针对性。
⑥草草看完答案,不纠错
孩子都有偷懒的心理,做完题对完答案,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很少进一步去分析答案是如何得出的。
(1)准备纠错本,定期查阅。遇到错题要记下来,并且要经常翻阅。考试前也可翻阅,加深印象。
(2)同学之间分享错题本,相互借鉴。鼓励孩子们相互传阅、分享自己的错题本,从别人的错误里吸取经验教训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
(3)分类进行训练。孩子爱出错的地方,就是他学习的难点。要从中总结规律,引导孩子分析总结,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训练。
⑦不注重劳逸结合
这样不仅让孩子吃苦,而且因为疲惫和心理压力太大,孩子的学习状态其实是“虚高”,看似很努力,实则大脑疲劳,思维缓慢,效率极低
每位同学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才是提升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