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码字
最近一段时间总感觉体力跟不上,我想这或许跟心态有关,在一个地方一个系统待久了,局限性就越大,感觉自己的调整能力很强,但谁人能逃过时空以及这个时代的局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有时候特别喜欢独处,即使是旅行,也是在边走边思考,这个地方的地貌、气候、人文、历史、出过那些名人,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诸如此类。
良田造物项目推进已有一段时间,有进展也有遗憾今天码下这段文字算是自己内心的独白,也是自己半年的总结吧。
为什么有机会从事更稳定更好环境的更高收入的工作,选择创业?
这个问题不光很多人问我,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断地问自己?到底为什么?后来我总结为:我可以遵从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不断地遇到问题遇到挑战解决问题。投机钻营是这个社会的现实,我也是个俗人,但是即使是个俗人我也要走一番不一样的路。我和胜大学时就讨论实业才能真正创造价值。我们永远不是在做买卖,而是在做一份付出青春换来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论外面的多少不同的声音,在即将而立之年我的志向更加坚定。我坚信成功是属于坚持的少数人,人生就好比爬楼,有些人20多岁就可以爬到5楼可以舒舒服服的住一辈子时,那些在向50层进发得人可能终其一生还不能如愿,但是5楼的人可能看到都是生活的垃圾,嘈杂,50层的的人看到的都是风景。格局、高度。。。
为什么会选择农业?
民以食为天,农是国之本。
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有想法,有能力的不愿意从事农业经营。目前国情是,家庭土地满足不了家庭需求,土地流转者大多是以传统思路在粗放经营,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经营面临很大困境。
天津有多年的小站稻种植历史,七里海河蟹更是至臻贡品。但真的没有一个规范的品牌,让消费者信的过得品牌,没有市场化的推广和运营。好的产品卖不出去、消费者买不到真正的品牌产品。怎么解决养蟹面积、降低水稻农药含量,怎样让农民增收?怎样推广?
于是我们提出两个解决办法,、一水两养,一地两用的“稻+蟹”模式。充分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利用稻田作为河蟹的活动空间、河蟹吃虫子、河蟹养殖场地得以解决、大米农药含量得到降低,但不减产的目的。从生产结构供给侧调整,我们也提出“经纪人+农户+合作社”,“互联网+”的思维,形成合力产生规模效益,在上游农资厂家定制,降低农资成本,在下游扩大品牌知名度,打掉销售中间环节直供市场。这样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即“1+1=5”的全产业链模式就是我们的发展理念和奋斗目标。
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生态米蟹之精品。正所谓,“七里海良田有稻、生态链米蟹共生” 此举解决土地资源紧张、带动农民增收、也在相应国家号召,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高效利用资源,生态强农、生态富农,实业兴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