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教到《赵州桥》这一课了!想起前不久写文本解读、教材解读时的经历以及把这篇文章反反复复来回读时的感受,心里仍不免激动,紧张。也许是激动紧张得过了点。一节课上完,我的心里并没有觉得舒坦,相反,因为课堂上出现了卡顿现象,而且我认为问题出在我身上,所以有几分沮丧。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第一课时时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并且还将全文划分为了三个部分即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2.3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为第四部分。我是准备今天全心全意来带着他们解析文本,并重点学习第三段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也就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上课伊始,我让他们先不要急着打开语文书,全班一起读完课题后我问:“你们还记得课文第一段吗?从中知道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果然,他们有点懵。这上课不让开书他们还真不习惯。再加上一上午都没语文课,下午刚上课就这么一问。大约过了几秒钟,下面开始有些骚动,有些同学想翻书,我一边用眼神制止,一边用语言提示“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终于有人发声了。也算是打破了僵局。我给予了热情的肯定,又继续问道“赵州桥座落在哪呢?”“河北省赵县。”看,还真的没记住“洨河”,只能说出省名县名,河名完全不提。“洨”这个字在昨天读课文的时候就有人读错,我只是随即纠音并没有就字义展开,他们也真没留下太深印象。我赶紧补充上,并再次强调这是河名,有河才要建桥啊。
再往后,他们的发言就积极起来了,可能大家的记忆开始复苏了。有人说赵州桥有1400多年了,有人说赵州桥是李春设计的。立马就有人补充“也是他建造的”。我也赶紧加上“他和许多人一起建造的。设计是他,建造可就不止他一个了。”也有人说赵州桥世界闻名。还有人说赵州桥是隋朝的,但是把“隋”读成了“惰”。看来有人昨天字词没过关。(我也要反思,面对学生容易混淆认错读错的字词我有提前预估并在课上重点突破吗?)
大概说的都差不多了。我在黑板上板书总结这一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基本信息(年代、位置、设计者、价值等)然后我让他们把书打开,直接看第二段,男生齐读,女生思考“这一段写了赵州桥的什么?”结果,女生齐齐回答“赵州桥的功能、作用。”这两个词都是我昨天在课上说过的。他们便先入为主了,此刻再指望有人能说出我满意的回答估计很难。我只好慢慢引导从“赵州桥的作用是什么”到“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最后又归纳为“赵州桥很牢固”,所以赵州桥的最大特点是“牢固”。
我也意识到不能再让他们信马由缰或者单纯跟着我转了,必须回到文本,逐字逐句细读过去。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我要求的中心句也是关键句即本段的第一句。这点对他们来说不难,毕竟上学期我们就已经对“关键句”这个概念谙熟于心了。(我也在此刻醒悟过来,如果一开始,我就要求他们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不就得了吗?他们就会在文中寻找关键句了)
形成了整段话是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一句话来写的这一共识之后,我才打开幻灯,逐句逐句出示文字,并配合图片,让他们观看并感受赵州桥的长、宽、样子、桥洞的作用。同时重点讲解了段中的“这一设计”究竟是指什么?以及这一设计有什么作用?因为答案都在文中,这次,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这一段算是结束。
进入第三段,也是体现单元要素的重点段了。借助刚才的经验,他们直接画出来了段首第一句即关键句。但同时,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过渡句,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体会这一效果。我依然是以提问的方式为主。“既然这一段的中心句是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那到底是写坚固还是美观?”“美观!”“那坚固呢?”“前面一段写过了呀!”“那我把出现坚固一词的这半句删除行吗?”他们有些支支吾吾,觉得不该删,可又说不出理由。我让他们思考思考,也可以试着猜一猜。最后小胡同学说可能是为了和第二段保持关系吧!我非常欣赏他的思考与猜测,予以了表扬,把“保持关系”换成了“连接”并板书在黑板上,写在“坚固”与“美观”两个词语的中间,还在下面化了双横线且成弧形,像一座桥,表示连接。“过渡句的作用就是用来连接上下文的,也叫承上启下的作用。”怕他们不理解承上启下,我说记住连接一词也可以。(补充:过渡句不是中心句,中心句要从这句话中提炼:赵州桥非常美观)
圈好了中心句,知道了它的作用。接下来核心问题来了,“作者是怎么写赵州桥的美观的呢?”他们正处于思维旺盛状态,一个个很积极的举手。“用了比喻!”一个人起来说,我摇头,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了排比!”另一个人站起来说。我再摇头,“排比也是修辞手法啊!”我觉得他们应该完全没有听懂我的问题,我也在怀疑我的提问是否正确,还是表达有误。既然问“怎么”回答就应该是以“先……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作答啊。怎么排比比喻全来了呢?看来,他们压根没用心思考,停在浅层。
没辙,我把这段文字朗读了一遍,让他们再体会体会。结果还是说不准。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我。我只好提供范例,“还记得去年学过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吗?”“记得!”“是怎么写的?结构顺序是?”他们恍然大悟,“总分总!”他们齐声说。
我让他们再看着屏幕,第三段,我在句子下面画横线,画一句,他们读一句。每读完一句,我就讲一句。终于明白了,作者是先总写图案精美,再分别写有哪些精美的图案,最后又总结的。随即,我又举了一个上次他们写周记时出现得比较多的一段“操场上人山人海,真热闹。有的同学在自己摊位上吆喝着自己的商品,有的同学走来走去在四处寻找着自己想买的东西,还有的同学把要卖的物品举起来跑到别人面前大声询问着要买吗要买吗?操场简直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这下,他们不仅明白了,也集体觉得原来就这么简单啊,可刚才竟被老师弄得那么玄乎。
而我的沮丧也正源于此。是我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吗?我的提问超出他们的认知了吗?还是他们确实不理解什么叫“怎么写”。他们不知道写作手法与修辞手法各指什么。但他们其实早就知道什么是“总分总”也知道如何运用总分总了。
在写教材的要素分析之纵向联系时,我也梳理出来过三年级上册的“围绕关键句来写”与下册的“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呀,怎么到了课堂实际教学就不知道一开始就直接利用旧知进行迁移呢?
因为我的脑子已经被“本单元语文要素”这几个字填满,就想着如何体现,如何突显,如何落实这一重点,其他的全抛诸脑后了。直到陷入困境,才本能反应过来。所以,有时候,我们越是在意的东西,便越是容易在其中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