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一如既往的好到犯规,可是一连几天的灿烂冬阳也会让人发现冬末阳光的漠然无情,于是突然发现天气和心情的讽刺性,挣扎着无法抵抗地再次陷入与自己博弈的困局。
这周的打卡虽然已经完成了,本该去苦逼背单词的,可是在教室仍然坐立不安我也很绝望。
下午坚定的又退了一个上学期一时冲动入的社团,不想再为自己的愚蠢多说什么话。
昨天拿刘震云的时候就注意到附近还有熟人苏童、余华等先锋派,倒是方便了今天找书。熟门熟路地随手拎起一本,窝在窗下椅子里一动不动。
读书,一种情况是从作者那里单方面获益受启发;另一种则是产生共鸣,作者说出了自己无法表达的部分感受。这些思绪共通熔铸了现在的自己并不断打磨,也渐渐让我隐约感受到,对于开启了印记的人,痛苦将会永远存在,永不消失,永无休止。尝过胡思乱想带来的充实、空虚、平静、挣扎的实实在在的愉悦,就再也无法真正沉迷于虚幻的娱乐轻松过活。
小说集读起来艰涩难懂,自序是全本最直白的部分。
不止是人生体会丰富的人,对于我这样刚进入大学并没有尝过真正的人间的、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流离者来说,时不时回头看也是避免不了的事。可能是小时候历史读多了,不管是回望时还是从记忆中挣脱之后,我总能感到,未来的我依旧会如此迷茫的再次回首,毕竟历史一直在重复,过去的经验也无法庇佑未来。
文中,被骗的少年隐喻的,恐怕是作者也为这磨人的生活所迷吧;青梅竹马的故事蕴含着荒谬的浪漫和矫情;自己杀死自己的体验则是生命的玩笑;情欲引诱了情感绑架理智,理性与兽性交战无果,最后同归于尽;小镇上一个人又一个人走过,看不见的红线在他们之间交错,从一到七没有人能逃脱。
读完后并不是很想念,沉浸在恐怖的气息中并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并不是看不懂,但是突然感觉,像搏斗一样一定要弄懂作者在讲什么、某个意象到底代表什么、某个人物在影射什么,这些全部失去了意义。只是阅读的过程中让脑子稍微动一动、让逻辑稍微醒一醒的感知让自己很满意罢了。毕竟这表明我还没有堕落至年夜饭桌上的二表姐吧。
虽然我发现我的戾气仍然很重,但写完就好多啦,图书馆的书有一种高傲而老派的气息,能使人焦虑于自己的无知,也能让人在浮躁中稍稍冷静下来,不那么浪费的度过阳光灿烂的午后。
可能现在我需要一点下午茶安慰一下两个小时前的突然发疯吧=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