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返校时正碰上学校老师请假,于是我光荣地“上岗”,成为她班上的代课老师兼班主任。之前就听说这个班的成绩在年级遥遥领先,前任班主任平时对学生管理十分严格,就连家长也被管得服服帖帖。这让我心有戚戚焉,担心自己不够严格。
到了班上才切身体会到:上课学生一个个端坐着,面对堆积如山的家庭作业面不改色,被允许看10分钟课外书都能开心的不行……老师请假,家长直接顶起:值守班级考试、协助中午打饭、帮助批改试卷……无所不能。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说明这是一个别人眼中的“好班级”,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XX,一个温暖而美好的名字,可以想象父母为孩子命名时寄予的深厚期望。第一次认识她是从别人口中:刚接这个班,数学老师就好心劝我“X班成绩一直都年级第一,家长对孩子的成绩特别看重。不过,那个XX就不要指望了,她是存在智力问题,你再怎么努力教她也没用,他们班主任反正不会让她参加考试。只要她参加考试,就会严重拖班级平均分,班级就得不到第一。”班主任也告诉我“那个XX,没事,你不管她,她不用参加考试!”……她们口中的XX,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接班好几天了,自己对她没有任何印象?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特别关注了她:无论何时,总是形单影只、孤孤单单的,脸上也看不到任何表情,像个隐形人一样的存在。我试着和她耐心交流,她只是呆呆地望着我,半天才点点头,回去又继续自己的。
一次,我告诉班上孩子,做完试卷后在讲台领取一份课外阅读的资料,三份每份各拿一张。班级的孩子一听就懂了,纷纷在交完试卷后领取资料。最后,还剩三个同学没领。到XX了,只见她慢悠悠地走到讲台前把模拟卷交给我,然后随意拿起一沓资料就要下去。我忙叫住她“XX,供三份资料,每份一张。”她停下手中的动作,愣了愣,接着又拿起那沓资料,我再次提醒她,她呆在那里。在她满是疑惑的注视下,我不得不缴械投降、败下阵来。停下自己手头的工作,给她拿了三张资料,“XX,是这样的三张。”我微笑地告诉她。她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接过资料,又慢悠悠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临坐下前,她抬起头快速地看了我一眼,我对她微微笑了笑。
“老师,XX在看课外书!”后座男生的举报划破了教室的平静,正在认真听评讲的同学立马把头转向XX所在的方向。我望向XX的方向,只见她埋着头。正在我思考怎么处理时,前排一个女生提醒我,“老师,不用管她,她是特殊的一个。”全班同学都听到了,却没有一个人反驳。当时,我心中狠狠一震:在大家看来,XX是特殊的,就像隐形人一样。似乎她的存在只会给班级拖后腿、丢脸。面对这样的她,我第一次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只好匆匆丢下一句“XX,注意听评讲”后,继续评讲作业。
课后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以前的班上也有“XX”的存在,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反应:感叹自己时运不佳,初入职场就碰到了这样的孩子,把他们当成累赘。一开始自己使出浑身解数想改变这些孩子,每天不仅是下课时间,就连体育课、美术课等都把这些孩子叫到办公室补习,牺牲自己的下班时间给这些孩子补习,同时联系家长在家多督促孩子学习。每当成绩出来,看到他们和班级平均分差距不大时,不由得深深地松了口气。
虽然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目利用各种时间抓孩子来复习,其实真正的意图是为了自己,为了班级在年级排名好看些。 如今静下来思考,不禁头皮发麻,心中发慌,自己实在不是一位有好老师:我是在拉扯着小蜗牛们和我一起狂奔,即使他们力不能及,即使因此受伤也视之不见。从前的自己,目之所及,看到的是分数和荣誉,看不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成长的生命……
庆幸的是自己及时跳出来,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剖析自己。我相信,教育是慈悲的。当我们坦诚自己,发自内心爱每一个孩子,站在家长角度看问题时,我们会更有慈悲心。虽然我们只是孩子成长的驿站,但请别忘了,因为他们,我们才会遇见更多的美好。
未来的日子,我愿牵着小蜗牛一起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