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能来。
我们的核心原则:在所有瓶瓶罐罐的护肤工作开始之前,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然都是白忙一场。
今天为大家分享,古代的姑娘们是怎么洁面的。
明末清初的美学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把女子的天生白皙与后天的修饰形象地比喻成染匠之受衣。
“有你以白衣使漂者,受之,易为力也;有白衣稍垢而使漂者,亦受之,虽难为力,其力犹可施也;若以既染深色之衣,使之剥去我他色,漂而为白,则虽什佰其工价,必辞之不受”。
意思是说,白净的布料,容易上色;同样,有一个肌肤的好底子,再我说施以描画之工,也就容易多了。
其次,肌肤只是白皙,还不甚足,想要受色易,还须细嫩。对此,他又做了一个比喻:肌肤之细而嫩者,如绫罗纱绢,其体光华,固受色易,褪色亦易。稍受风吹,略经日照,则深者浅而浓者淡矣。
也就是说,要想妆色上的漂亮,除了白皙外,肌肤有一个好的质感也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女性来说,护肤,相比之化妆就显得更为重要。否则,即使是精心的浓妆艳抹。最终也只落得个“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的评价。
自古以来,有关美肤护肤的,妆品和方法也就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了。那么,古代的美女们,是怎么护肤的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古代的姑娘们护肤的第一步:洁面。以后会陆续分享,近期期待。
护肤,清洁永远是第一位。因此,洁面用品自不能马虎。那么最早的洁面用品是什么呢?
《礼记·内侧》记载:面垢,燂潘请靧(hui),陆德明释文:燂,温也;潘,淅米汁;靧,洗面。
也就是说,先秦时期人们洁面用的是温热的淘米水,利用其中的碱性成分脱去污垢。这应该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清洁用品了。
后来,老百姓最常用的一种清洁用品,是把植物肥皂荚、猪胰子和天然碱捣烂,混合制成块,民间称之为“胰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肥皂。再之后,随着可以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清洁用品的制作也是越来越讲究。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论曰:面脂、手膏、衣香、澡豆,士人贵胜皆是所要。文中提到的澡豆便是其中最考究的一种。澡豆类似于今日香皂的洗面粉,原以豆沫和诸药制成。在化妆前用澡豆洗面乃至洗身,可以洗涤污垢,保持肌肤,甚至可以因配药的不同,使之具备祛斑等功能。
澡豆在南朝时,还只限皇家使用,但到了唐代,澡豆已成为贵族必备的美容化妆品,在唐代的很多医药典籍中都可看到其制作配方。除了澡豆外,史籍中提到的洗面用品还有很多,比如说:白雪,北齐崔氏《靧面辞》中云: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光泽。再比如“化玉膏”据说以此盥面,可以润肤,且有助姿容。
相传晋人卫笛风神秀异,肌肤白皙,见着莫不惊叹,以为玉人。其盥洗面容既用此膏。《下惟短牒》中记载:卫笛盥面,用及芹泥,故色愈明润,终不能枯槁。
但这些记载都只有其名,并没有详细的配方,真正的洁面品配方主要集中在一些医书当中。
纵观洁面产品的配方,我们会发现上面提到的肥皂荚和猪胰,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两种配料。《本草纲目·木部》卷35载:肥皂荚,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皂荚(即皂角),也具有清洁去垢的功能,但肥皂荚更胜一筹。
《本草纲目·兽部》卷50:生两肾中间,似脂非脂,似肉非肉,乃人物之命门三焦发源地。其呈椭圆状,黄白色,富润华汁液。可治:手足皲裂,唇燥紧裂。故此,在面药、手药中也均少不了这一味。
另外,在洁面产品的配方中,也包含很多芳香类的中药,如檀香、丁麝香等,具有浓烈的香味,使之除了能涤垢去污避秽,还能在肌肤上留下持久的清香,并能滋润营养皮肤以达到护肤滋止痒的功效。
我是渔子江,专注分享专业护肤知识,探索面部问题。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