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开年的时候,给自己定下的一个关键词是“尽兴”,意在面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玩耍、感情等等,都要投入足够的兴致,充分地感受、充分地吸收。而Johi把我的词听成了“尽性”,一百度,语出《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在儒家的《礼记·中庸》中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有人说“至诚尽性”就是《中庸》的全篇的主旨所在。尽自我之性、人之性、物之性、天地之性,是层层深入、进阶而达的过程,每一层都是一个阶段非常理想的目标,对我而言,尽自我之性,是当前的我最需要去追逐和参悟的。就这样,“尽兴”与“尽性”成为了我这一年的关键词,若他们有一天碰撞与融汇在我的生命里,那将妙不可言。
一、谈“尽性”
尽性是了悟自己的天性,发挥自己的天赋,做与天性顺向的事情。从这几个月我探寻新路,包括跨专业考研、在大城市求职的经历来看,心中有团团的迷尘未解;同时我也看到了别人的迷茫不安,在这个变化太快的时代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速度却出奇地慢,别说去穷极自我之性,很多时候我们就连自己的影子都追不着。(周围灯光一变化,我们的影子就跟着换个形状,看不出身体本身是个什么样子。)而更让我们不安的是,越是想要保有自己的天性、去做顺应天性的事情,我们就越是心急,越心急我们就通过外在的途径四处找寻,我们就越迷失在远离自己天性的地方;越想通透,越想而越不通透。
那如何走出这一个圈呢?我想,要深入地思考两个问题:我们已经抓握住了什么、努点力再抓握到什么会使我们拥有成长的实感。就我自己而言,我已经抓握住了什么呢?我想,20多年所累积的,一定不是只有短短的简历那么多。通晓自己是件工程性的大事,人活到了某一天某一点,不应该只是禁锢在了这一天这一点,活在当下的每一个当下都应该是被自己的历史充盈过的当下,这是相信自己甚至信仰自己的充分的来源。相信自己所经历的是独一无二和实实在在的,不用去衡量有价值与否,从中一定会找到自我之性如何带领我们走到今日的线索,而且会欣然发现你的人生是超级丰富的。至于还要抓握住什么,这是关于我们面向未来的事情,我很相信,未来不是等来的,而是由我们的今天所决定的,而我们却无端地把今天浪费在对未来的假想上去了,这样换来的未来,也只能是继续的假想,或者是“假的”未来,这让人如何能获得成长的实感呢。当我在痛苦学雅思,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进步的时候,Johi跟我说,这是“赤手打空拳”的状态,虽然不着目标,但是一直打对着空气打,我的拳头就会变得更强。看似一无所有的时候,可能正是真正练就力量的时候啊!
现在可以进行一下自我剖析,这一年我将带着这些问题前行。
我现在的很多焦虑是来自还未能按下的“工作”选项。盘旋在我心里未落地的问题有:1.我能不能找到工作来让自己逐渐独立?2.什么样的工作才是适合我的?3.我能做好工作吗?4.我是真的想要去工作吗?5.工作对我的人生影响是什么?可以看见,我的几个问题是一个比一个隐形的,一个比一个更接近自己的潜意识。不可否认,工作是人生中太重要的部分,可能这些问题每个人都要每时每刻面对以及用一生的时间去回答。要谨防的事情就是我们太跳跃,在前面的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就被后面的问题淹没和扰乱。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比如我的朋友就认为要获得一样东西并不难,难的是不知道得到了之后自己是否会确认那是对的,对她来说第一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而对于我来说,没有收入是当下比较重要的问题,虽然有后面一连串的抽象问题在攻击我,但我也只能像做试卷一样乖乖地从第一个题开始回答。这样想来,似乎就没有那么焦急了,我能做的事情就十分明确了,拳头就会更坚定地甩出去。
与“工作”这个焦虑并行的,是我对“时间”的焦虑。同样,我需要列出常思虑的问题:1.我这样的年龄,该挣钱了吧!2.适婚年龄到了吧,最佳生育年龄也差不多了吧!3.反哺父母的时间就该从现在开始了吧!4.如果我还想读书,还想出国,我的年龄允许我这样做吗?5.我现在如果还想做出比较大的改变,要付出的时间成本是不是很高了?6.我这一生的时间必须要规划好什么时候做什么吗?跟上面类似,又是一个比一个更加深入内在的问题。而我现在最让自己不爽的问题,就是在惧怕时间的流逝中任凭它流逝着。思想上紧绷得太把它当回事,但是行动上懒散得太不把它当回事。我是一个对米饭越来越有感情的人,看似食之无味,仔细品味是甜的;小学同学录上有朋友在“最喜欢的食物”里说我们米饭是我们每天吃还吃不厌的东西,婆婆说米饭是最给我们长力气的食物,我现在拿它作比喻,我们能不能把每一秒都当成吃米饭一样,一粒一粒好好嚼、吃下去让自己变饱呢?如果他人的声音、社会的声音影响了我们的时间知觉了,就当那是菜肴吧,好吃就多吃,不好吃可以换的嘛。每一刻,我们都察觉到和时间相处得好好的,那会是极大的幸福。
经济的问题,对我来说也有些压力。1.要挣多少钱能让自己独立?2.“没钱”对我的身心会不会造成摧残?3.有了钱我才能真正操控自己的人生吧!4.有了钱会让我在情感方面的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吗?5.我要做到怎样才有资格“不劳而获”?6.因为对钱的需求,会让我的人生走到一条不太对的路上吗?几天前看白岩松老师的演讲,他说了一句自己的理论:人的收入是和一个人的不可替代的程度成正比的。这个问题和前面两个问题紧密挂钩,但是又是我最不能自主控制的。当我有了接下来的第一笔收入,我将会去寻找金钱在我生活中的平衡点。
理清了现在心中的重重迷雾,回到“尽性”的话题上,我很庆幸,虽然说到的问题很现实,但是我没有把它们独立于心性之外,去引发所谓现实与理想在冲突时的无病呻吟。生活里每个看似无形而真实的结点都可以融汇进有形的个体之中,性之所至、心之所向,虽是无相,但都会在生活里见到真相。
二、谈“尽兴”
尽兴,一开始想到的关键词,出于我在前几个月中,很多次觉得从感官上到内心里有着灵敏的和充分的感受性,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包括能哭能笑、喜欢就喜欢讨厌就讨厌、书籍和电影可以戳到心脏、聊天中有共情、工作任务能做到让自己爽、玩乐要到达G点、有料抖得出来、吃土也能吃出味儿来等等。反思之后,明白了很多时候我的思考方式拖了很大一个后腿,阻碍了我去充分地感受。比如,我这段时间又在幻想去欧洲留学了,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工作不好找、学历很重要、欧洲多浪漫,再往里看一眼,其实还是对于自己很大的不自信,寄希望于外物的加持,甚至有点逃避的意思。所以我立刻转念一想,要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需要出去,还要先创造条件让自己能出去,条件是啥呢,工作挣钱,父母支援……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两种想法的循环,感性与理性没有一种占上风,在行动上没有目标和劲头,这样就很不尽兴。再比如,我认为看书积累对我来说十分重要,列出了很多的书单,书在手边伸手可得,但是我却感受不到阅读给我带来的快感,书在我脑子里阅后即焚,因为这样没有得到“奖励”的体验,让我对阅读的没有了内驱的兴趣,但是又还是不痛不痒继续读下去以自我安慰,这也是很不尽兴的事情。再再比如,心中很有爱,对家人朋友爱人,想要付出爱,但是总是做不到把爱都释放出来,微微有光但是却照不到别人。想要“尽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自我构建的过程。已经习惯了看似自然而然的点到即止,想要改变,就要在许多事情上都要多发一点力。如果说现在的心理能量是稍微释放一点就会觉得有点累,我想做的不是去让它更轻松,而是再多释放一点,去增大燃烧效率。不是要去追求完美,而是要让所有好的和坏的都能更透彻。无意义的思虑别去阻挡能够看得更通透的远方呀!
“尽性”与“尽兴”的关联,也许是这样的:“尽性”是由内而外,“尽兴”是由外而内。尽性方能尽兴,以尽兴去尽性。我们的身体有美妙的新陈代谢,能在“尽性”与“尽兴”之间实现一种微妙的循环,那岂不更是美滋滋。
说到最后,落脚点是行动和输出。再搬用白岩松老师演讲时候的一些我认同的说法以共勉:你和别人花一样的时间去看一样的内容,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发呆的时间不重要吗?不把一些时间拿来发发呆,怎么能在这里跟你们分享出这些东西?
且看一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