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讲述慰安妇的纪录片,如果能找到排片的话,去看看吧

我们是时候直视一个词语,一个再不说就真的来不及了的词语——慰安妇。一个在多年里,从未被忘记的群体。

仅中国,在1932年到1945年间,被日军蹂躏的女性人数是20万。到了2012年,公开资料显示,幸存的慰安妇只剩32人。至今,中国内地慰安妇幸存者仅剩15人。

这个数字仍在减少……

《三十二》,这部以数字命名的纪录片,既简洁地强调了“抢救历史”的紧迫感,也是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无奈叹息。

韦绍兰老人,就是那三十二分之一。影片的43分钟,只不过是记录她人生,薄薄的一页书。

一页,就让你读出力透纸背的沉重。

有些历史,不能忘记。

视频:纪录片《三十二》预告片

2012年12月,80后导演郭柯以“慰安妇”为题材,历时两年,拍摄记录了这位生活在广西桂林的“慰安妇”韦绍兰。

当时全国仅剩32位“慰安妇”幸存者,故将片名取为《三十二》。

《三十二》曾在国内、美国、英国多地展映,获得主要的奖项有:

2013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蔡涛)

2014年,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4年,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短片

2014年,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5年,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永久收藏

生命是什么?这部纪录片诠释另一种含义。

《三十二》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漓江打开尘封的往事。

青山秀水,江水静谧。

你不会想到,在这方灵山秀水,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

韦绍兰在《三十二》中亲口告诉你:

1944年,韦绍兰被日军掳走,送至马岭慰安所。噩梦开始于此。之后,慰安妇成为了她另一个身份,一生最耻辱的身份。

广西马岭镇慰安所遗址

2012年的冬天,镜头下的韦绍兰92岁,住在这间瓦房。

《三十二》很静,只用镜头安静地记录老人日常生活,没有旁白与煽情的配乐。

岁月在韦绍兰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她佝偻着背,挎着布包,走出村子。走过石桥,走过村上的公路。沿途尽是安静的镜头语言。

一天生活开始了,像所有普通老人一样,淘米煮饭,洗衣洗菜。很难想象,韦绍兰在1944年的马岭慰安所经历了什么。

如果她不说,谁又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七十年,很长,长到是我们的大半生。时至今日,韦绍兰依然记得那一年的故事。她坐在床边,用当地的土话,开始讲述。

92岁的韦绍兰逻辑依然清晰,只是,语言极其平淡、简单,听不出太多情绪。但随着叙述的深入,你会发现,记忆是怎样牵动着她的每一条神经。

先是对战火连天的惊恐。

某个封藏的角落忽然被碰触了一下,掩面而泣。

嘴里继续说着,却不由自主捏紧了双手。

最后是怔然望向采访者,沉默,无言。

好像语言永远也没办法形容那件事,眼泪永远也滴不完心里的苦海。

她说,三个月后的一天,她趁着看守的日本士兵打瞌睡,背上仍在襁褓里的女儿,逃出了慰安所,噩梦这才结束。

在那三个月,韦绍兰被野兽们折磨;此后的一生,她被“慰安妇”这个身份折磨。

一回到家,她就哭了。之前只知道害怕,没顾得上哭。看到人回来了,丈夫却说她“到外面去学坏”。

婆婆和邻居都说,你别怪她,别怪她。丈夫怎么想也想不过,就躲着她,一个人闷声到山后去砍柴。

后来,她想到自杀。之前太害怕,也没顾得上想。喝了药,被邻居救过来,才没死掉。

《三十二》提醒我们,原本我们只知道“慰安妇”这个词,却没有看过“慰安妇”如此讲述曾经,我们知道日本人曾经在慰安所的兽行,却很难看到,幸存下来的“慰安妇”如何走过余生。

纪录片只有43分钟,可它隐藏了许多故事。就像这一去一回的两个镜头——老人走路去镇上领钱,回来坐了一辆面包车。

是因为领到了钱,才舍得坐车回来?还是走去已经用尽了体力,回来只能坐车?或者在镇上遇到了同村人,顺带把她捎回来?

不知道。正如我们不知道,韦绍兰老人如何度过了那些默默垂泪的日夜。我们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像韦绍兰一样的老人。

如果没有《三十二》,你不会知道韦绍兰老人在那时怀了孕;你不会知道罗善学内心的挣扎;你不会知道92岁的韦绍兰,依然忘不掉70年前的那一天……

纪录片的最后,韦绍兰老人回忆起十三四岁时,她和一群男女青年,围着邻村的老伯学唱民谣,好开心,像接新娘子一样。

镜头慢慢上移,转为空镜,从人世抽离到自然,和开头是一样的景色。这时响起了老人唱的民谣:

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

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有些经历,在时光的打磨下,会铭刻进你的身体。当诉说到自己的遭遇时,语言朴实的韦绍兰老人,居然说出了像诗人般洗练的表达,眼泪都是往心里流的。

在这个句子面前,多少人的文笔都要黯然失色。这是苦难天长日久的结晶。韦绍兰老人居然不止一次地说了,“世界真好”。

韦绍兰的故事,在《三十二》里告一段落了,但还有更多慰安妇幸存者的故事值得我们聆听。

导演郭柯在两年后,又开始筹备新的一部纪录片。只是,数字从《三十二》变成了《二十二》。短短两年,幸存者中有10位老人相继辞世。

为了让这段历史让更多人知晓,2016年底,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在腾讯公益开放平台发起“唤醒慰安妇历史记忆”项目,目标筹款100万元,募集时间56天。

最终,获得28803人支持,筹款1000467.23元,解决了剧组燃眉之急。

目前,《二十二》还没正式公映。但自7月7日起,在全国38个城市陆续展开大规模点映活动,8月14日全国正式公映。

如果能找到排片的话,去看看吧。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微信号:ffq055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