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最常令人想到的是发生在情人之间,很少有人会去细细体会亲人之间的亲吻,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亲吻是什么颜色?》这本绘本,写的是小女孩很喜欢画画,画过很多东西,唯独没有画过亲吻,好奇亲吻是什么颜色而展开的。《亲吻是什么颜色?》获得西班牙教育文化部2015年最佳图书奖。
《亲吻是什么颜色》里提到的每一种颜色,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基本上左面是喜欢的理由,右面是不喜欢的理由。红色、绿色、棕色、白色、粉色、蓝色。
整本书我个人觉得很出彩的是其中的三页。这三个大的页面,穿插于整个故事的叙事中,这让看的时候,多了一分趣味性。
第一个提到黄色,前面还是很温馨的黄色向日葵、黄色的好点子、甜甜的蜂蜜。
按照前面红色和绿色的叙述方式,接下来该说亲吻不是黄色的理由,可这两页都还没有说,这就让人有种迫不及待想翻页的冲动,小女孩不喜欢黄色的原因是什么?我想这就是彭懿老师说的,翻页的力量吧。
翻开这页,看到小女孩被一大群黄黄的蜜蜂追赶,这画面,因为用了两页一起,看起来就很有视觉上的冲击感,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原来不喜欢黄色,是因为蜜蜂啊。
看到这页的时候,弟弟指着蜜蜂说“吓死了”,脸上却是笑哈哈的。有时候,小孩子对图画的趣味感知,会比我们大人,来得更直白。
第二个,黑色和灰色结合起来。
看到动物和小女孩一起叠罗汉,印证了对黑色与灰色“有趣”的描写,看着叠罗汉的图片,会被这种想象力深深地打动。而这几种动物和小女孩创意地叠罗汉,充满了童趣。
第三个,是绘本的最后一页,妈妈亲吻小女孩时,整个背景是各种色彩的心。
亲吻是什么颜色的,在妈妈亲小女孩的画面中结束了吗?不,在书的最后一页,小女孩一脸得意地笑着,旁边是一支笔,和各种空白的心,同时配上一句话“你的亲吻是什么颜色呢?”
当你拿起笔,填上颜色的时候,才算是完成了这本书。
小女孩被各种颜色,彻底弄晕了,就说亲吻到底是什么颜色?
我看这页的时候,只是用比较轻但是无奈地语调说了这句话,可是姐姐读这页的时候,却是歇斯底里的,原本看着图片的弟弟,立马抬头看姐姐。
我想我读地比较成人化,而姐姐表现的是一个小孩面对令自己晕菜的事情时,会表现的样子。
所以,前面的那句“亲吻到底时什么颜色的?”我想正如姐姐的表现,用“喊”比“说”更合适。
前面有一页,左页不同的小女孩在画画,右边整个页面就只有小女孩,同时开始发问“亲吻是什么颜色呢?”
后面这页的左边,是已经画好的各种颜色的图片,看着乱乱的,看着这页,能理解小女孩思考地很辛苦,彻底晕了,右面这页,单独画了小女孩,同时发问。这两页,形成了前后对应。
读《亲吻是什么颜色》给我带来的启发:
这本绘本,我给弟弟读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还不错。但是当我看到姐姐读给弟弟听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姐姐在讲亲吻之前,先在弟弟脸上亲了一口,说了句“这就是亲吻”,然后再开始读绘本,确切地说,姐姐是在“表演”绘本,姐姐做到了声情并茂。我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的时候,内心生出无比的感动。
我想当然地觉得,20个月的弟弟,明白什么是“亲吻”,因为平时我们几个的互动,都离不开亲吻。直到姐姐的这个动作,我才明白,对于小孩子而言,我先要确认,他是否理解我所说的这个内容。
这让我想起,有时我说完,姐姐会来一句“我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每当听到这一句,我都会觉得这是因为姐姐没有认真听。看到姐姐给弟弟示范“亲吻”,我才恍然大悟,以往姐姐是真的听不懂我说的,是我想当然地误解了她。
另外一点,我开始思考亲吻对于孩子有什么样的力量。就像姐姐小时候一样,我对还小的弟弟,亲吻就来得自然很多。回头看看8岁的姐姐,她小时候,和我之间的亲吻互动很多,后来基本没了,就算有时候她主动要求睡前亲吻,我都会不自觉地抗拒,觉得她长大了,不需要,再者自己觉得很不自然。面对姐姐,我想这是我要突破的一个点。
某日,弟弟在路上耍赖不走,姐姐想了一招,当弟弟停下来,姐姐就跑过去,抱着弟弟,在弟弟的脸上,用力地亲一口,说着“姐姐给你力量”,接着弟弟主动开始走。一路走走停停,姐姐给了弟弟很多个亲吻。当时我觉得这是两个孩子之间的游戏。现在想来,原来那就是亲吻的力量啊,当时我该加入进去才是。
亲吻,对于孩子来说,有看不见的力量。给孩子的亲吻,那么美好,那么温暖,就像《亲吻是什么颜色》中最后画的五颜六色一样,我为什么要抗拒呢?给孩子的吻,和年龄无关,和弟弟比起来,姐姐好像很大一样,可是我要记得,在我面前,姐姐永远都是小孩子,给她的亲吻,我要继续给与才是。或许可以这样说,其实不是给,而是互相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