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从何而来
源自《周易》传统,先秦就有了“重阳”一词
“九月初九”在民俗中被称为重阳节,“九”和“阳”等同成为人们的共识。要追溯到《周易》。《周易》大约形成于商末周初,其中的阴阳八卦等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在《周易》中。数字“九”是一个重要的符号,也正是在《周易》中,“九”作为阳的属性被确定了下来。《周易》里面把阳爻称为“九”,把阴爻称为“六”,如我们熟悉的乾坤,是由六个阳爻组成,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其中九五就指的是乾卦从上到下第五个阳爻。九月初九,也就是重九,九与阳对应,这也就是为什么九月初九会被成为重阳节了。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古以享宴高会。”可以看出,人们。已将九阳的寓意与九的长久的象征结合起来了。而且在曹丕的时代,九月初九这一天,已经形成了享宴高会的风俗。关于重阳节,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做法是“插茱萸”,这一习俗大约西汉时期就有了,《西京杂记》卷三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习俗在不断变化,比如唐代重阳依旧盛行插茱萸,大多是女子和儿童佩戴,有些男子也佩戴;唐以后则流行起佩戴菊花,宋元以后,菊花大有超过茱萸的势头了。不过,在古代,重阳节以阳驱邪,祈求寿命长久的愿望则变化不大。其实,重阳这个词先秦时期就有,屈原的远游曰;“几重阳入帝宫兮”,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而重阳专治重阳节大概要到了汉代以后。诗词中最早提到重阳节的,可能是《艺文类聚。岁时中》收录的一首:“献寿重阳节,回鸾上苑中”。此外,人们熟悉的重阳节名句还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白居易)等等。
“九”在古代文化中的丰富含义,到了如今还多有体现。如《西游记》里有个妖怪“九头虫”,是碧波潭万圣龙王到上门女婿,在影视剧中它被二郎神射了几个头以后逃跑了。其结局既没有被打死,也没有被降服到可不多见。近期姜文艺北平为背景的影片《邪不压正》中,有一个段落说到敲钟要“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这正是古代钟鼓楼的敲钟传统,一般每天敲两次,早上开城门敲一次,晚上闭城门再桥一次,每次三组共五十四下,一天是一百单八下,全是九的倍数。除了影视文化,日常生活中,一些仪式、俗语往往也和九有关,如情侣送花、结婚发红包多以九为基数;人们常说“女大十八变”,这是对一个姑娘成长赞美,也是九的倍数。每年秋天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我们都要登高赏菊,而到了冬天,人民也还会唱着那首古老的“数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