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思维教育的意义
人类思维创造知识,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思维将客观的原材料加工归纳总结然后形成知识。
教育的目的是发展思维,让学生掌握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思维,自己进行思考来解决实际问题。先让孩子去思考,去感悟,然后得到知识。
创新思维能力是正常思维能力较为发达的积极结果,优良品质,并不是一种思维类型,是不能培养的。一个人分析,综合,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发达了,自然会有所创新。
第二章 思维教育的内容
人的思维需要不是孤立出现的,它来自问题,来自人的好奇心,来自成就动机,竞争意识,来自社会实践,需要培养。
思维是从问题(需要,任务)开始的,如果没有遇到问题,人就不会主动思考,要发展人的思维,关键是给他问题,让他的思维有压力和吸引力。
思维形式:表象,语言,概念,判断,推理。
系统的思维能力,本书分为20种。
1:分析能力
分析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分析能力的分解:实体存在的分析,过程的分析,关系的分析,精神现象的分析,知识的分析,语言分析。
2:比较能力
3:分类能力
4:记忆能力
5:计算能力
6,语言符号能力
语言水平发展较高,思维水平才能较高。
学习课程,首先要做到对于学科术语符号会读会写,听得懂,记得住。
7:归纳和概括能力
归纳压缩后得到的往往是本质规律,概括压缩后得到的主要是基本的核心的内容。
8:抽象能力
9:综合能力
10:演绎能力
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原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思维能力。
11:联想和想象能力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知识贯通的重要体现,前后勾连,温故而知新,是知识贯通的好办法。
12:转化能力
13:解释和论证能力
交流能力强体现在会找出与对方共同的信念,取得对方的认同,然后再说自己的观点,推销自己的意见。
与孩子爸爸沟通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埋怨,我们俩的目标一致,方式方法认知不一样,常有分歧,我不屑于跟他解释,觉得他不懂还乱说,是我自身交流能力有问题。
14:反思能力
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对知识的总结发现的,不是老师直接交给你的,所以反思很关键。
学习是反复的过程,不是学过就完结了。自己常常书看过一遍了然后就放一边了,对知识的总结反思较少,有些书看过就忘掉了。
15:质疑能力
提问,质疑,批判,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内在动力。
16:判断能力
17:建模能力
18:观察能力
19:方法,工具运用与发明能力
20:程序思维能力
对于睿睿的教育问题,要有计划,那么怎么制定一个正确的计划呢?
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最后让学生成为能独立思考和有思想,善于判断的人。
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对自己的结论要坚持,不随波逐流,轻言放弃。自己的思考结论,一定有些道理,即便不是标准答案,深入分析,也会有很多教训。
第三章 思维教育的实施
营造促进思维发展的微观环境:家庭里可创造一种轻松的,自由民主的氛围,小朋友与大人是平等的个体,大人要学会对小朋友的尊重,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