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是实现掌控的第一个阶段,它让人产生一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感觉。
这个过程是把引起一个人、一群人注意的事项或者一种局面的异常状况分离出来。它暂不考虑应把这些注意事项搁在哪里,那是后面要解决的问题;而是确认困扰你或者不对劲的地方。这一步的效果立竿见影,有些还相当深刻。
一个特定的人或者一种具体的局面,如果他/它的很多事务不会使人分散精力,造成压力,就是所谓的“进展顺利”。灯照常工作,前台照常迎来送往,孩子们在学校里很乖,父母一切都好,你的血压很正常,你顺利度过了又一个平常的日子,你压根儿想不到它们,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
只有在你内心的雷达屏幕上出现或大或小的故障信号,显示可能存在的失衡状况,你才会意识到它们。比如房间很冷,你口渴得厉害,打印机不能打印了,有人提到的一个工作机会让你心动了。
这类纷扰时时发生,是现实世界的常事。处理好遇到的麻烦,才能过好每天的日常生活。但是纷扰不会自动消失,如果我们置之不理,它们会抓住我们的部分意识不放。
当你觉得有点心神不宁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楚是什么让你不安。换句话说,一有心事,就把它白纸黑字写下来,记录下来。你可以把它添加到清单上,也可以单独写在一张纸上,放进工作篮。用什么方式把它抓出来并不重要,只要把它从脑子里移出来,转化成可以追踪查看的形式即可。
团队或类似的群体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让大家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如果专门有人在白板或者共享电脑屏幕上把大家的想法写出来,效果会特别好。
这段话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把想法从你的大脑中抓出来,放进收集篮中。
这从两个方面来说,如果事态和局面一切都正常,那这样当然不会引起我的注意。比如说家里的灯正常亮,我就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对我而言并不是一个事情。
那事态发展失衡了,就会引起我的注意了,比如灯不亮了,晚上漆黑对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困扰,那这对我而言就是一件事情需要我去做,比如说换灯泡。
那可能今天家里正好没有备用灯泡,又太晚了我不想出去买。那我该怎么办,我提醒自己说,要记得明天去买。这件事情就进去了我的大脑系统。可是明天或许工作很忙,我极有可能忘记了买灯泡这件事情。所以作者表达的是,这种事情,不要给大脑增加负担,在这类事情上大脑是靠不住了,把它们请出我们的大脑,放进一个收集篮就行了。
A1
类似上面的换灯泡,前段时间家里挂钟的电池没电了,又正好没有备用电池了。我把“买电池”这件事情记在脑子里,结果我一直忍受了我们家的钟越走越慢整整一个星期,才落实了换电池这件事情。
还想起上次拆书家训练营,牙膏在白板上把我们的想法用文字写下来,大家会把彼此的想法理解地更明白。相反如果仅仅是说与听的方式,那我可能听完上一个人的发言,已经忘记前一个说过什么了。
A2
正好幼儿园前段时间要求家长帮孩子拍一个新年视频。回来和太太说了这件事,想用委托把这件事情抛给太太,结果被拒绝了。我只好把这件事情在写在清单上,并设置好提前提醒的日期。这样虽然中间工作还有其他事情忙起来,就早已不记得这件事了,最后还是顺利地被提醒,并完成了这个事情,最重要的是“领导”也比较满意。
一开始我看到的灯泡是这样的:
拆完这段我看到的灯泡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