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人物乔谈。
继上次三英战吕布取得胜利之后,董卓鸣金召回了吕布,又在谋士的建议下,把首都迁回了长安。在迁都的过程中,曹操一再建议袁绍发兵追赶,废了诸多口舌都说不动袁绍。曹操唯有甩门而去,还回头怒骂:“竖子,不足与谋!”
袁绍本来是没有什么能力去领导十八路盟军的,但因为他家里世代都是在朝廷当大官的,地位比其他人都要高,出身好的同时,又有曹操举荐,所以他就很自然被推上了盟主的位置。自从他当上盟主之后,一路的表现都不尽人意,不像一个领袖的样子。打败仗了,在大家面前发牢骚,而不是去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取得优势的时候,不是乘势追击,而是很轻易地就收兵了。这样的领袖,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曹操看着也是很无奈。
曹操被袁绍拒绝乘势追击董卓之后,他带着自己的军队追击董卓,单干了。曹操那么少的人,他是哪里来的信心啊?袁绍是不是判断错了,如果出兵追击,就可以打败董卓,一举平定天下了?这个谁也不知道,打仗的事情没有不是一就是二那么简单,里面是有很多的变数的。
曹操很快就大败而归,被董卓半路设的伏兵重挫。袁绍立刻给曹操设宴压惊,没有怪罪曹操的意识,袁绍这时候是非常真诚的。但打败仗就是打败仗,曹操没有因为大家不怪罪而原谅自己,他在角落里喝得大醉,囔囔自语。
曹操是在怪其他人,怪袁绍不听他讲。本来曹操自己是有一套完整的计划了,谁攻打什么城池,谁守哪个城池,曹操都计划好的。但是袁绍不听他的,也不问一下他。曹操恼羞成怒,借着酒醉大骂了袁绍一顿。其他人也没感到什么,这时候好像大家都散发出一阵阵同情的气味,包容曹操,原谅他这时候的胡言乱语,好像在说:“他打败仗了,发发牢骚很正常,不用计较。”
如果是其他人打败仗回来,袁绍作为盟主,他肯定是怪罪下来的,因为他一再拒绝乘势追击的计划。但这个人不是其他人,他是曹操,曹操早在朝廷为官的时候,他就与袁绍有了很好的交情。如果不是这样,打败仗之后肯定得被怪罪的,哪里还有给你设宴压惊呢!所以说,平时还是要和人有一些交情的,不要到紧要关头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肯帮你。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卖人家人情,喜欢和有权有势的人打交道,当你有难的时候,刚好那个被你帮助过的人可以拉你一把。这就是中国人说的“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