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沈阳,今年30了,工作了10年了,我这10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帮房东还清了房贷。
太惨了,我真的不知道这十年我都在干嘛。
我,普通三本毕业生,27岁,月工资4k。
跟我年龄差不多大的有的是四大、BAT,年薪上百万。
有的是进了私企,年薪三四十万……
还有的本身家里就有钱,甚至还有的在吃低保……
刚毕业时候的我也是上进青年奋斗逼一枚,心里想着这广澳的世界总有一处专属于我大施拳脚的地方。
就这样,我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那个一点都不感兴趣的工作环境中。
挤公交地铁,996加班狗的生活、熬夜改方案,这些事情每天重复不断的在我身上上演,可即使这样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也就只够吃饱饭,只要是有个什么大事小情,那就到了考验我和我朋友之间的友谊有多么坚固的时候了。
曾经的我觉得像几百万这种的“小钱”还不是分分钟拿下,直到工作了两年以后,我那颗自认为很高贵的头颅终于向生活低下了头。
22岁那年初进公司的时候,老板画了一张半径无限长的大饼给我:“小伙子,好好干,公司永远不会亏待你的!”
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补充了一句:“哦对了!未来是你的,年轻人!”
这两句话加每个月的4000块钱结结实实的定了我好几年。
直到有一天我换了份工作,
也就是人们口中的体制内、“铁饭碗”。
某一天,我在单位打了一天的游戏,伸了个花式大懒腰,扭了扭椎盘突出的脖子根儿,
突然觉察出一丝无法言喻的失落。
这就这样混一天不爽吗?
为什么会有这种难受的感觉?我回去翻来覆去想了一宿。
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它么就是个废物!
从民企到事业编,犹如从地狱到了天堂。
金丝鸟笼虽好,关的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我得了一种病,叫“就这样吧”的病。
“环境决定论”中这样说:“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
强调的即是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
经济学里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
集体心态:“群体的无意识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是目前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群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如果问人是怎么废掉的,我认为原因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身处的环境,所谓的“温水煮青蛙”也不过如此。
外在和内在工作安稳,压力小,最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危机感小,不会失业,没有大起大落,兜底情况好,相对平均化,不会拖欠工资等等,形成外在压力的缺失。
而左邻右舍一个样儿,缺乏竞争激励机制,让人逐渐丧失自我提升的需要,也即内在动力。
正是由于缺乏外在的压力,内在的动力,人一步步自我松懈、自我瓦解,从而失去奋斗的目标,继而成为废柴一个。
而这,就是体制内给你挖的坑。
认识到问题,才是改变的开始,最可怕的是持续荒废而不自知。
只要你愿意改变,一切都还不晚。
我是这样做的,效果还不错,分享给你:
①明确自己的目标
只有建立好目标,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②合理安排时间
1)列出一天要做的事的清单,记上重要时间节点 2)根据重要紧急矩阵划分每天的事情,重要紧急的事优先做,其他的合理安排 3)借助时间管理APP记录重点活动时间 4)比较当前任务时间和目标任务时间的差距,不断优化,实现高时间利用率 5)生活也要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放松,效率更高。
③培养专注的能力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专注。”
专注力,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心理资源之一。
一是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二是正念练习。调整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气息上,脑袋放空,什么也别想。心安静下来了,做事的效率自然提高。三是保持心情愉悦。
人生这条赛道很长,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废掉一个人很容易,就是把他放到一个松散的环境里,让他闲着。
但你有权利选择过怎样的人生。
其实,只要你想开始,人生处处是起点。
认识到问题之后就是焦虑,开始找寻突破的办法。
在平时的工作中,别人玩游戏的时候我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
别人午睡的时候我在思考接下来我该怎么做;
别人利用上班时间陪女朋友吃饭时我在思考我该怎么做。
总之,只要闲下来,我都在思考接下来我该怎么做。
慢慢的,我想到了一个道理,工作的区别工资的区别这些都不是区别,打工人们本质上都是在对应着一个人,就是自己的老板,而我想要改变,就要改变自己的思路,我不能一对一,我要一对多。
不要只赚老板有一个人的3000块,而要赚天下所有每个人的10块。
小溪汇聚便是大河。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开始着手突破,寻找方向。
互联网。
想要在互联网上玩的开,我既没有项目也没有本金,我只有自己。
只能一步一步的去积累粉丝。
第一份兼职就是每天晚上回家直播三个小时:游戏主播。
直播9月有余,平均下来月入不到3K。
我们听说过许多大主播如何如何,可90%的主播,刚开始如过江之鲫,后来仍是过江之鲫,刚开始两袖清风,后来一贫如洗。
不过是,一批新人换旧人。
直播这个工作真是喜忧参半:
一、特别不稳定性;
二、自我怀疑的煎熬。
虽然过了很久每天热度不过3000+的日子,但至始至终我的心态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毕竟:“君子固穷,小人斯恶已”。
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一定要寻求改变。
怎么办呢,我发现,所有短视频中都有的:剧本。
我开始每天研究爆款剧本,开头、转折、细节、完播率、点赞率和关注点等等等等......
每天只要有时间就在想怎么追上热点或者制造热点。
从一个公众号到服务号再到淘宝店最后直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过程虽艰压力很大,但内心的喜悦却是这二十多年来没有的,那种由内而外的开心。
这次,每一个早起的日子,都是为了自己。
做这行,有时一个客户的剧本要改20到30次才能出一个最好的本子,虽然有时觉得坚持不下去了,但咬咬牙还是过来了。
初次瞥见短视频的魔力
两年前,我还在体制内的时候,那时还不懂什么叫短视频、什么叫私域流量,只知道在周末双休的时候发发传单兼职赚点外快,偶然的一天,我在街上发传单,曾经我班的一个“屌丝”从我身边走过。
“哎!小辉你好~”
“你好你好~”
“你现在做什么呢?(ps:当时我心里还在想,你看看我多么自立自强,还利用周末时间出来赚点钱贴补家用!)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吗?(微笑脸)”
“不了不了~”
然后微笑着打开了一辆奥迪跑车的门,开走了。
我呆住了好吗,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我觉得当时我的嘴大的都能装进去一个地球。
后来才知道,他在短视频平台有100W的粉丝,车是在上半年提的。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研究什么是短视频,怎么做,然后帮别人拍,直到最后成立自己的公司。
现在入行短视频晚吗?
在这行也算摸爬滚打了挺长时间了,短视频几年内还凉不了,只不过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几十年前,演员这个行业也是经历了和短视频一样的境地,现在呢,不也没黄吗,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何况短视频市场对应的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我们,每一个都在努力活着的普通人。
短视频只是一条路一个渠道,让金子发光的渠道。
私域流量的时代我们人人都能温饱,上一个月班,老板开资发了三千四千五千,这个工资是只针对老板一个人,为他打工,而如果你在私域流量时代,无论你身处哪个平台,只要有粉丝,就能赚到钱。
举个例子:你有10万个粉丝,你发布了一个广告,这个广告只被5000个人看到了,而这5000个人中只有300个人达成了交易,每笔交易你能从中获利十元,这样,你的一条广告就为你带来了3000元的收益,还不算上其它金主爸爸带来的广告费等等等等……
工作室目前同步运营了三个账号:
①动漫号情感类:用动画与文字讲述人情世故(人性、情感、真实、共鸣等);
②搞笑脱口秀类:真人出镜用文字与表演重新定义搞笑(甩梗追热点等);
③成长涨知识类:真人出镜与文字表演在冷暖间不经意传递知识(心理学、成功学等)。
话不多说了,写了这么多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