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左同学
01
昨天看了《无声告白》,小说开头即告诉我们“女儿莉迪亚死了”,而接着读这部小说的感觉,就像剥洋葱,一层层展开时,眼睛酸涩,内心苦楚。
正值花季的少女,前些天刚过完生日,笑靥如初。
她是父亲眼中的社交明星,是母亲心里的希望寄托,她乖巧、阳光、心地善良,但谁也没有想到,一夜之后,她葬身湖底,警察最后结案:自杀。
看完书我们知道,莉迪亚不是自杀,她是在憧憬自己的新生活时意外身亡。她还年轻,但活得很累,背负着家人太多的期望,浑然没有了自由的空间。
父亲一辈子没能融入当地社会,所以他希望孩子可以交到许多朋友;母亲早年的医生梦破碎了,于是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女儿身上,用近乎自我陶醉式的关爱,规划着女儿未来的医生之路。
但事实是,莉迪亚在学校没有什么朋友,她根本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所有的假装喜欢,都只是为了迎合,为了让父母开心。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临前,她忍不住了,幻想和家人说明情况后的轻松感时,意外来临,溺水身亡。
当然,她不是自杀,只是一直活在迎合里,身上背负的压力太大,得过且过的日子,最后压垮了她。
回首她的短暂一生,都活在别人的期望里,当她最后终于想起反抗,想起自己时,生命却戛然而止。
你们希望我飞,但却用绳子,拴住了我的双腿。
02
多少父母以爱之名给孩子施压,他们设定的太多期望,其实是想通过下一代,来圆自己之前未完成的梦。
“孩子,我希望你未来可以考到XX大学,留在XX城市,进入XX行业,赚到XX工资……”
这句话其实可以简单翻译一下:孩子,终其一生,我希望你可以成为我之前想成为的那种人。
那孩子呢,他们不是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吗?
这让我想起了《无声告白》这本书的封面语: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找到真正的自己,这个过程不容易,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探索,也需要我们最亲的人给我们一枚硬币,然后教我们独立做出选择。
但很多时候,我们最亲的人,往往会给我们太多限制,他们喜欢为我们铺路,指引我们未来的方向,却很少考虑这个方向是否适合我们。
上大学时,他们为我们选专业;毕业后,他们帮我们在家乡找工作;刚工作,他们又着急给我们找相亲对象……
他们很累,觉得忙里忙外都是为了我们,而我们,其实也不轻松,因为太多的期望和指引,很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产生焦虑。
再后来,他们给我们讲了太多道理,但我们终没有过好这一生。
03
我大学毕业后准备考文学方面的研究生,当时父母是反对的,他们觉得男孩子学文学以后不好找工作,赚不到太多钱。
“回家吧,我和你妈托人帮你找份工作,你就不用在外面瞎折腾了!”
但我想在外面闯闯,同时真心喜欢文学,后来我强硬地坚持了,他们也不再好说什么。考上之后,我利用自己读书写作方面的特长,慢慢找到了一条路,自给自足之后,父母也逐渐对我放心了很多。
记得多年前看《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的一个男孩不喜欢他的专业,偏爱摄影。他说:“我想成为一名摄影师,哪怕以后住的房子小一点,赚的钱少一点,但我在做的时候很开心。”
后来他的父母也慢慢理解了,卖掉了之前给他买的笔记本电脑,换了一台单反。一家人相拥而泣的场面,一直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前些天看一本许多作家给自己孩子写信的合集,刘瑜是这样写的。
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是的,我祈祷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和热情。
想来,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路,爱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支持与理解。
银行家,或者面包师,只要你真心喜欢,那就去做吧。
04
过年回家时,我也和父母聊了聊未来的发展规划,他们现在越来越理解我了,静静听完,和我说:你做的开心,那就好好努力吧。
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叛逆的人,听他们话的时候少,自己做主的时候多,这些年也摔了很多跟头,渐渐有了些稳重的感觉。
越长大,慢慢可以和父母平等交往了,坐下来安静聊聊天,以前三句就急的时候,已经完全过去了。
看后台留言时,发现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父母太强势,没法沟通,自己的选择无法坚持等等一系列问题。
抗争与和解,都是需要时间和代价的,可能会吵,会流泪,会冷战,会在心里留下暂时的疙瘩。
而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有效真诚的沟通和持续认真的坚持。认真地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母听,然后踏实努力地去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他们放心了,然后你就可以安心去做自己了。
所以说,让父母支持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放心。
但有句话我还想提一下:一切糟糕的源头,都是由不敢坚持做自己开始的。
不要为了哄他们开心而放弃自己,因为所有带着不甘心的放弃,就像谎言,之后你还需要继续编造来欺骗自己。而这些,都像定时炸弹,爆炸时,两败俱伤。
大胆地和他们说吧:爸妈,其实我有自己的路要走。
没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