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格林斯潘已经不再美联储主席的位置上了,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把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监管责任归到了他的头上。原因就是他老人家的货币政策不够审慎,长期将利率维持在低水平,造成流动性泛滥,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如果利率水平合适,房贷不那么低,房地美,房利美和投行的融资成本高一点,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多源源不断的热钱把房地产的泡沫吹得那么大。格林斯潘也许会说:他也没有水晶球。事实上,在我看来,并不会有多少人会比格林斯潘做得更好。美联储降息是从2001年1月3日开始的,背景是2000年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美国面临衰退风险,之后又遭遇911恐怖袭击。到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下调到1%。在此期间,美联储并不是特立独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与之相呼应,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走出低谷,从2001年开始,实行了长达5年的将基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同时还引进了数量放松作为货币政策的杠杆。如果你是格林斯潘,看到隔壁的日本比自己更加激进地实行货币宽松都没能提振经济,你是不是会给自己壮壮胆说没事,胆子要更大一些。
事实上,格林斯潘还是好样的,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就觉察到通货膨胀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苗头,房地产市场泡沫有所膨胀,出现了对经济过热的忧虑,在对持续超低利率负面影响增大的担忧下,美联储低利率政策出现逆转。美联储于2004年6月3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1.25%,到2006年6月经过连续17次的升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5.25%。30年期的住房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则升到了6.79%的四年来最高位。不要小看这1%到5.25%的基准利率变化,它的杀伤力足以让很多原来的优质贷款人还不起贷款。举个例子,当利率为 1%的时候,贷款100万买房,20年内只需要还110万,每月还款4600元;而当利率为 6%的时候,贷款100万买房,20年内要还172万,每月还款7176元。仅仅由于利率提升,每月还款金额由4600上涨到7176元,如此一来很多人想不违约都难。这一方面会直接导致买房者的数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开始被迫将房子退还给银行。而银行拿到房子之后,则不得不将房子马上低价拍卖,进一步推动房价走低。在以上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美国的房地产业迎来了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第一次全面下跌。
可能有读者会觉得格林斯潘太激进了,为什么加息不加得慢一点,让市场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我原来也这么想,为什么还要把利率固定在5.25%的高水平那么久?为什么不缓慢一点加息,给房地产市场,银行以充足的时间去泡沫,降杠杆,让危机缓慢着陆?可是谁也没有水晶球。等到06年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之后,资本市场对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反应简直让人难以理解。从理论上来说,联邦基金利率上升会令国债吸引力下降,促使投资者抛售国债,从而压低国债价格而推升收益率,但现实并非如此。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比联邦基金利率高了0.15%。这说明市场上的流动性过于充沛,只需要付出比基准利率高一点点的利息就可以很方便地借到钱。在此期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并没有缓解的势头,核心CPI仍然游走在2%的警戒线水平。在连续17次加息的情况下,市场给出的是这样一种反应,让格林斯潘和伯南克要疯掉了,以至于伯南克面对外国央行的时候说美国的利率政策失灵。直到危机临近的2007年6月27日、28日召开的美国公开市场委员会例行会议上,FOMC的委员仍然认为通胀是美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2007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核心CPI进一步上升0.2个百分点,年同比达到2.2%。在2007年8月7日,美联储例会重申了通胀仍然是经济最大风险的观点。然而情况很快急转直下,仅仅过了10天,美联储8月17日承认“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有所增加”。由于仍然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美联储一开始不打算直接降息,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形成事实上的降息。但是收效甚微,不得已,在一个月之后,9月18日下午,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低50个基点至4.75%,相应地,贴现利率也降低50个基点至5.25%。之后就是一系列连续的狂飙猛进的降息,甚至没有底线地直接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到后来连投资银行都可以找美联储进行贴现业务了。这里插一张美联储利率的逐月变化图。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实际上也跟过山车一样,要么就是一个劲地猛加息,要么就是没有底线地狂降息。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解释了为什么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只是市场的跟随者。当人们乐观的时候,资本狂飙猛进,美联储17次加息都遏制不住,以至于美联储的大佬们都怀疑利率政策是不是还有效。然而当市场悲观的时候,无底线地降息,哪怕降到利率为0,贷款不要钱了,仍然驱散不了恐慌,阻止不了危机的蔓延。
由于人们的非理性,央行的政策往往是矫枉过正。在这一篇里,我们可以看到,在2007年8月7日之后的一个半月里,美联储的态度和政策风云变幻。从04年次贷危机开始酝酿到今天危机仍未完全摆脱的12年的尺度来看这一个月,可谓前一秒还在为流动性泛滥和通货膨胀忧心忡忡,下一秒就开始竭力奋战流动性枯竭和通货紧缩。平衡的拿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时间会是我们的朋友,不要太在乎那些起起伏伏,一切最终都会被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