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心得】本则讲孔子一生的经历,类同于简历。这也是大多数人对孔子最耳熟能详的一段话。后世之人把孔子每个年龄段的成就作为砥砺的标准,比如是否三十而立,是否四十不惑,是否五十知天命,则是另一用途的功效,也衬托出孔子学说影响之深远。
我读本则最感慨的还是孔子前段经历。孔子并非生而知之,他本人的成长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联系学而第六则去看,孔子必然在十五岁前有个启蒙教育的过程,可能还受过系统的培训。他十五后志于学,到三十前漫漫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钻研,始得而立,个中滋味,外人无从得知,但后来一步一个脚印印证了他不懈追求的精神。
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其实世间事,理相通。一个人的成长没有可能一蹴而就,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努力,才能一点点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