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鬼才芥川龙之介在《丛林中》 讲述了一个玄妙又寓意深刻的故事。
一位武士和他妻子经过一座荒山时,遇到了强盗的埋伏,武士被杀死,妻子则遭到了强盗的凌辱,事后,武士的尸体被一位砍柴的樵夫发现了。
而正准备骑马逃跑的强盗意外跌落马背,扭伤了脚踝,被巡逻的警卫逮了个正着。
离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一起凶案,在3个当事人口中居然呈现了3个完全不同的版本。
1.强盗说自己杀死了武士
这个穷凶极恶的强盗,在京师大盗中出名的好色。在他眼里,人的生命和女人的身体如吃饭饮水般平常,只要他有需要,可以随用随取。
在上山途中,他偶遇了武士和他的妻子。因觊觎妻子的美色,他想出了一条计谋。
先假装和夫妻结伴而行,然后对武士说,他在附近山上的古墓里刨出了很多宝物古剑,就埋在山林里,如果他们想要,就贱卖给他们。
武士动心了,让妻子在路边骑马等待,他跟着强盗往山林深处走去。
强盗乘其不备,把他绑在了树上。然后回去告诉妻子武士突发疾病,妻子连忙下马跟他往山林深处去。
强盗在山林深处当着丈夫的面,强奸了妻子。
妻子受辱后痛不欲生,说自己不能当着两个男人的面被侮辱,两个男人中必须死一个,她只能做那个活着男人的妻。
本不想害人命的强盗震惊,但看着妻子的决绝,放开丈夫跟他公平比拼。在搏斗中,强盗杀死了武士,然后发现妻子早已逃之夭夭。
2.女人说自己杀死了丈夫
受辱后跑到附近寺院忏悔的女子说出了如下事实。
得手后,强盗扬长而去,她屈辱又难过地爬起来走向被绑着的丈夫。却看见了丈夫眼中无比嫌恶轻蔑的眼神,一下子被击倒昏了过去。
等她慢慢醒来后,决绝地对丈夫说,他亲眼看着她受侮辱,她无法再活在人世,但是丈夫也要死去,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全程。
她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刺进了丈夫的胸膛,杀死了他。但是事后自杀时,却终于没有勇气。
3.化作冤魂的武士说出了另一个版本
当主审官找来一位灵媒,让他与被杀死的武士通灵时,这个已化作了冤魂的男人,居然说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强盗强奸了妻子后,花言巧语安慰妻子,让美丽的妻子跟他走,他从此改过自新。
妻子梦游般站起来跟着强盗往外走,突然转过身来,指着绑在树上的他说,让强盗杀死武士,否则她无脸活在人世。
强盗大吃一惊,一脚踢翻了妻子。问绑在树上的武士到底该杀谁?还没等武士回答,妻子已经仓皇逃远。
强盗看妻子跑远,就用刀割断了捆绑武士的绳子,让他自由选择,然后拿起刀箭隐没在草丛中。
被松绑的武士心灰意冷,绝望地用妻子留下的小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
结语
这三个人到底谁说的是真相,还是事实上三个人谁说的都不一定是真相呢?
故事最后,这起案件依旧悬而未决。
但芥川龙之介写下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拷问真相,他拷问的是人性。
芥川龙之介的笔从来不揭露显而易见的人性:贪婪、胆小、嫉妒之类。他揭露的是我们看不到的,但又切切实实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精神顽疾,是全人类所共有的痛点。
《丛林中》揭露的是:人总是本能地美化自己,一个人在描述自己时总会加以虚饰,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编造对自己有利的谎言。
正是在这种利己心的作用下,故事里的不同当事人,说出了截然相反、互相矛盾的真相。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比比皆是。
每次出现的刷屏事件,几乎都是当事人各执一词,然后随着事件的发酵,有时不光是事件当事人,乃至事件调查者、事件报道者,都会对这个事件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总是想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说,甚至他们并不是刻意这样做,而是出于一种本能。
回想我们自己,在描述自我时也很难做到不美化。
这就是芥川龙之介的厉害之处,他总能洞察到人性中最隐秘的部分,然后用一个高超的故事展示给我们看。
这就是为什么《罗生门》里的那些故事虽然篇幅不长,却在整个文学界影响巨大的原因。
芥川的这些作品,让我们更好的意识到了那些我们平时无法觉察到的人性共有的弱点,也让我们更好的思考,怎样才能跳出这些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