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写了焦仲卿与刘兰芝双双殉情的凄美爱情故事,相爱而受到家长阻扰,为何选择“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而不私奔呢?
普遍观点理所当然都会认为,在封建时代私奔很不光彩,要被抓回来浸猪笼的,所以爱而不能只能殉情。这个观点是固定思维理所当然的“臆断”,并没有充分证据证明。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在汉代社会并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富家女卓文君就曾和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私奔,并传为慧眼识英雄的佳话,《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回家,先是县令儿子求亲,再是太守为儿子求婚,证明汉代婚俗是较为开放的。
既然不存在社会风俗上的道德绑架,那么为何会有双双殉情的结局呢?
《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的刘兰芝不仅美貌,还多才多艺,关键是非常聪明,一开始她就知道婆婆的有意刁难,“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所以自请遣归。相比之下,焦仲卿就看不明白,他听闻刘兰芝的自诉之后,立马去恳求自己的母亲,说了一番话反而让母亲更加生气了,他又不敢违抗母命,只好让刘兰芝先回去,等他办完事就会去接她回来,焦仲卿是用缓兵之计,但刘兰芝非常清楚不可能再回到焦家,“勿复重纷纭”,不要再添麻烦吧,只希望焦仲卿日后不要忘记自己。
刘兰芝告别婆婆与小姑后,与焦仲卿在道口分别,焦仲卿又指天发誓说等他办完事就去接她,刘兰芝有感焦仲卿的深情,便答应等他,说了非常美丽的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并告诉焦仲卿家中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哥哥,到时候恐怕自己做不了主。
刘兰芝回到家之后,确实一如她所料,她被逼嫁,先是县令来说媒,回绝了,接着她的哥哥亲自威逼利诱,刘兰芝深知已没办法再拖了,便答应哥哥嫁给太守的儿子。在这中间,先不论刘兰芝等了焦仲卿多长时间,总之焦仲卿始终没有去接她。
等到焦仲卿听闻刘兰芝要嫁给别人的时候,突然也能请假回家了,赶紧去找刘兰芝。刘兰芝听到马声,便能知道是焦仲卿来了,一见到焦仲卿,立马哭诉自己被兄长逼迫的遭遇。这个时候,刘兰芝是非常无助的,这个情节有点像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顾曼桢在遭受姐姐囚禁受到姐夫强暴时,她每天想的是,要见到心上人,然后向他哭诉自己遭遇的这一切,那个时候心上人世均肯定会紧紧拥抱她怜惜她,曼桢在生命最艰难的时光里,就靠着这点期盼支撑自己活下去,可惜最后再见到世均已经是十年后,沧海桑田,曼桢提起往事很平静,而世均也不能紧紧抱着她,曼桢只是很悲哀地跟世均说:“我们回不去了。”
刘兰芝向焦仲卿哭诉,她没有想到焦仲卿不仅不听她解释,还出言讽刺,“贺亲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如果说刘兰芝在逼嫁时已经是对前途感到绝望,那么此时听到焦仲卿的言语就更加生无可恋。
女子往往把爱情看成生命的全部,并都带着理想化的意味,好比杜十娘。当遭遇李甲的背叛,杜十娘的财力完全可以重新开始更好的生活,但是杜十娘选择死亡,她希望得到忠贞不渝的爱情,这种爱情是容不得半点杂质的,当理想化的爱情被爱人摧毁之后,生活的希望也被熄灭了。于刘兰芝而言,也是如此,既然如此,“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哀莫大于心死,更何况刘兰芝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人,“大人故嫌迟”中的一个“故”字就知道刘兰芝对婆婆的刁难是非常清楚的,但现实生活中,女人不宜活得太清醒,容易看到很多事情的真相,如果选择私奔,远离他乡得不到家人祝福的爱情真的能够长久下去吗?
不能。就像列夫托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描述的,安娜跟渥伦斯基私奔了,但是之后呢,安娜还可以靠着恋人的温存生活下去,但是渥伦斯基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个男人,他需要更广阔的天地,需要事业需要功名,他也需要爱情,但爱情不能是生活的全部。他们还是回到自己的圈子,最后安娜在痛苦中选择了卧轨自杀。
与其让理想中的爱情在现实的摧残中一点点消失殆尽,还不如选择灭亡保持爱情最美的样子,“人生若只如初见”,故事的开始,我们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