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读材料,除了关于捐赠的一节,主要告诉我们两件事:
1、购物的享受主要看购买过程中与人的链接,而与商品本身关系不大;
2、通过限制购物,可以让自己觉得来之不易,从而获得更好的体验。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非要把钱、精力以及幸福的期待,放在购物上呢?直接追求体验不就完了吗?
笔者自己从小就与第2条路线背道而驰。
小学时代,城里刚开了超市。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与花里胡哨的降价标签成功地骗过了家里人,我们每个礼拜都会不知不觉地花掉200块钱去买各种零食。
如果一个人连续吃两块巧克力,就会对第二块没啥印象;而我这样连续几年吃下来,自然对零食没有什么特殊需求了。即便后来零食上的花费骤减80%,我都没有察觉。
这种感觉从小培养,导致我没有强烈的物欲。
今年年初我妈问我:“像咱家这一半支出都花在吃饭上的,是不是属于低水平生活?”
我告诉她:“你忘了算我进社团和买书的钱。”
投资自我固然要比购买负债有利,那么如何让这个过程充满快感,让人回味?
主要还是要制造氛围。
玩游戏、看电视、看动画的人,总会自发地组建社群,在讨论作品的同时,不断收集、分享周边的信息,输出自己的评论甚至同人作品,贴出自己去作品活动现场的照片,达到了反刍的效果。不但如此,他们还相互推荐其他作品,让自己的共同爱好发扬光大。
而那些热爱读书、学习的人,自然也建立起了类似的组织;而他们利用不断增进的学识,把自己的社团打造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在工作、生活当中不断地升级。像咱们小灶群,就是这样的高效组织。
说一千道一万,社群也未必能取代美食或者购物的喜悦。这件事情因人而异,但是从小物欲能否得到满足,或许是个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