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的就是一盘棋,每一步都是前期积累和深思后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面临不同的景色,当下的选择如你一定是最佳的,选择就不要后悔。初次看到人生如棋落子无悔,让我感触颇多思绪一下子拉回2017年的9月。
那之前的我们一家子:孩子一路外小、外初、外高,自己和老公一路从乡村到县城到市郊到市中心任职,家也搬了4、5次,一次比一次的地段好、价格高,在旁人眼里我们是非常幸福的一家子,每一个人都非常的羡慕“企业高管、孩子是别人眼中口中的“天才儿童”“别人家的孩子”、老公“年轻优秀”各种标签,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和老公都是“没有伞的孩子在努力奔跑”,为了生活,为了生存,我们日复一日忙忙碌碌,朝七晚十、五加二、白加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企业职位的升高,孩子学业的压力让我们越来越焦虑,各种中年危机随之而来,内心总缺少一些无以言表的缺失感,直到在那个秋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这一切。长达十个月躺在病床上接受放、化疗治疗让我在忍受身体痛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停下来思考我的前半生为了生存不停的奔跑,这一切值不值?细细回想前40年的时光,我依然觉得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从那个遥远的小山村走出来走到县城走到市郊、到市中心一路过来的艰辛,一路过来的坎坷,对我来说都是当时当下我最佳的选择,只是我在一路狂奔中忘了好好照顾自己、忘了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疾病告诉我“你该歇歇了,当时当下照顾好自己最重要”。病床上的时间让我开始思索我剩下的时间该怎么度过?往后余生有什么是值得我为之付出的?感谢那灰暗的十个月让我接触到樊登读书,它的一句“读书点亮生活”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往后余生只做有意义的事情,让读书点亮更多人的生活。
在漫长又短暂的十个月里面我听了接近100本书,从《身体从未忘记》到巜一平米的静心》,从巜生命的重建》到《正念的奇迹》是那一本本的书陪伴我走过了这十个月,同时也点亮我对生活、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就像樊登读书老师说的你的每一个问题书中都有答案,只是当时的你是否了解和知道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仔细想来可以值得庆幸以及可以改善、做的更好的地方:
1)没有学会《应对焦虑》
面对中年危机我没有及时读到《应对焦虑》,不知道应对焦虑的九种方法。以至于让它影响了我的生活,以前埋头苦干、向前急奔的我从不在正念中,脑子里面长期运行5、6个程序和事件同时进行,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已经再想着下一件事,以至于心烦意乱、马不停蹄。我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一平米静心》,如何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2)没有学会《非暴力沟通》《亲密关系》《正面管教》和《解码青春期》对面同样有中年危机的丈夫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我没有接触到以上书籍,没有设身处地的与他们共情,试着理解和包容他们而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丈夫和孩子身上,以至于孩子摔门而去出要离家出走,夫妻俩长期相对无言,家庭氛围降至冰点,用孩子的话说“他的青春期撞上了老妈的更年期”,用丈夫的话说“你不要把单位的身份和事情影响我们的家庭生活”。
当然也有值得和大家分享的:1)孩子长期是别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和“天才”。所来的我只是出于母爱的本能在寻找方法陪伴孩子成长,在樊登读书体系中,我找到了理论依据,原来三本书是可以完全诠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父母的语言》《养育男孩》;就像樊登老师说的“如果你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感到痛苦,那一定是方法不对”。三岁之前多使用儿化的语言“吃饭饭、喝水水”,在讲故事时和对话时多说“后来呢?然后呢?宝宝发现了什么”等等让孩子接触3000个单词是可以很好的拓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做为好妈妈我们要做的是寻找好的方法激发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我事业的忙碌,我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在个人的成长方面以至于出现以上种种。
回想起来即便现在身患重疾的我依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我只是遗憾没有早一点停下来思考、在书籍中去寻找自己的方向和答案。人生如棋、落子无悔,读书曾经点亮我的生活,我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让读书点亮更多人的生活。通过读书我们学习他人的智慧,通过读书启迪你的思维,通过读书拓展你的认知边界,让读书点亮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