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应该是高中学习的语文课文,而今重读却颇有感触。故事情节大体如此,年轻貌美的少妇玛蒂尔德嫁给一个小公务员,但是平凡的生活难以满足她对物质的需求,无法消磨她对上层阶级的渴望。丈夫意外获得参加高级宴会的邀请,玛蒂尔德向自己的贵妇好友佛来思节夫人借了珍珠项链作为宴会装饰。当她陶醉在宴会的氛围中时,无意间丢失了项链。他们夫妇私自买了串同样的项链作为顶替,然后用10年的努力偿还债务。而当他们还清欠债时才知道那串项链根本是假的!
高中读时给这篇小说的主旨大体是这样定义的:作者讽刺了以玛蒂尔德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揭露了以佛来思节夫人为代表的上层阶级腐朽的生活。从这个角度,全文都在讽刺与批判,展现的全是人性的丑陋,而我们则站在道德的高低予以鄙视。可是,这样不考虑时代因素,不理解人性之丰富,不以悲悯之心看待平凡人的艰难,只是一味地存天理灭人欲,以圣人的标准要求所有人,何其残暴,何其恶毒。 的确,玛蒂尔德身上的贪图享受,完全依赖他人,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有,尤其是她的不自省,我是怎么都不会喜欢的。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背景。一,她是生活在19世纪的法国,那个年代的女性所能依附的只有丈夫,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嫁人,她不同于我们还能有点人生的自主权,不必冠以夫姓。二,她面容好,风韵好,估计也就20岁出头,如花的年龄,做梦的年纪,又有大把的时间让她伤春悲秋,哀叹容颜之浪费,抱怨生活之平庸。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同样境遇的女性又有多少差异?她把自身外在的优越作为筹码,没得到她所渴求的物质条件而郁郁寡欢。她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及奢望虽然不被赞同却不难理解。以她那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及她的阅历,我们很难要求她独立自主,通过自身努力为自己的虚荣买单。三,她丢了的那条项链36000法郎,除去她丈夫继承的遗产18000法郎,他们要偿还折合人民币360万!这么庞大的天文数字,他们夫妇勇敢的承担了起来,这不可谓是巨大的勇气,而10年背后的辛酸也不难想象。玛蒂尔德辞退女佣,住进小房子,一改之前的娇气与公主气,头发散乱,衣裙褶皱,提着水桶楼上楼下奔波,扯着嗓子跟菜市场的商贩讨价还价……这种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勇气不得不令我钦佩!
10年的辛苦残蚀了她的容貌,消磨了她的娇气,留给她的就是内心坦荡的站在好友面前告诉她当年的事情原委。可是,佛来思节夫人告诉她那串项链只值500法郎!我很难想象玛蒂尔德知道这个消息时候的表情,也难以感受这个消息对她内心的冲击。这仿佛就是一个上帝跟她开了个玩笑,但是丝毫不具有喜剧效果。
到这里,全文结束。我似乎能想的到玛蒂尔德站在车流川息的人潮中那种茫然不知所措。这也是作者对她10年来将自己的遭遇归结于项链的丢失,幻想一切顺利的话自己可能的生活这种执迷不悟的一点惩罚,因此在最后当头棒喝,希望10年的艰辛除了获得价值连城的项链外还能有洗尽铅华的觉悟。 从佛来思节夫人的角度,我所看到的也不是上层阶级以假充真的虚荣与腐朽。她完全可以在玛蒂尔德告诉她事情真相的时候不说出事实,这样她获得真项链毫不费力且无人知晓,而她说了出来,那就意味着项链的所有权将归于玛蒂尔德。试问我们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我想,莫泊桑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绝非带着讽刺与批判的态度,反而是饱含深情与善意,甚至是对人性光辉的赞扬。而对小说中人性中丑陋的方面,他更多是是救赎而非批判。
越长大越觉得不敢轻易去评价他人的生活。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的辛酸又有多少;那些猥琐丑陋的,谁又知道他经历过怎样的过往;那些人前的笑靥如花在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痛哭流涕。如张爱玲所说,如果你了解过去的我你就会理解现在的我。不打扰别人的幸福,不参与别人的情感,不评价别人的私生活,尊重别人的选择,这应该是我们对别人最大的善意。常怀悲悯之心,理解生活之不易,理解别人的艰难,理解人性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