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Best Practice 最佳实践成为企业界的时尚。咨询公司的报告中大多有单独章节介绍行业内的Best Practice,增加方案可信度;不少公司内部推行新项目时也会旁征博引,显示公司与时俱进。
为什么Best Practice会大行其道,可能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想走捷径,人家已经走的路,应该不会错。但是如果不做改良、调整地follow best practice,充其量是个优质拷贝机,永远无法超越和引领;其二是对内、对上好交代,safe choice。但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当然也没完全相同的公司。别人用得好的,未必适合你,反之亦然。
在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的如今,不能闭门造车,外部导向固然重要,关注其他人在做什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甚至跨行业、跨界的动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Best Practice,其实严格意义上没有所谓的“Best Practice”。管理无定式,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必须拨开现象看本质:其他公司做这件事情背后的动因何在,痛点是什么,具体采取了什么行动,实施目前的效果如何…否则可能别人悔得肠子都青了,正想折返,而你不闻不问,以为是最佳实践,跟着别人去了。对于实施效果好的,也得多问几个为什么:前提条件是什么,配套机制是什么,花了多久走到今天…
管理本来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而不是非黑即白。每个管理工具的背后,有着其天然的弊端,比如组织结构,集中式管理和分权式管理,各自有着明显的优劣势,前者的优势就对应着后者的劣势;再比如强调个人的考核以及以团队结果为导向的考核,也各自能说出一大筐的理由。每家公司发展阶段不同,管理理念和文化也不一样,因此能找到很多家公司在用A,同时也能找到很多家在用B。
Best Practice 本身是好东西,但机械拷贝别家Best Practice的早晚会吃药。不能雾里看花,而要看清根本性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新的方法是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否则表面上看换了种方法,但实则根本没有没有效果,还不如不换,把现有的方法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