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旅行的第二天,虽然没受高反的困扰,我依然决定放慢脚步,只是随意在拉萨城里走走逛逛。有时越是无心,往往越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一次,我幸运地误入了一家私人博物馆,并得到了馆主的热情接待。
在大昭寺附近吃过早餐,散步十几分钟便是宇拓路。街旁的建筑很新,又带着传统的藏式元素,我便停下来拍照。透过玻璃窗,我看到室内陈列了许多器具,但不见有人,不敢贸然进入,只得在门口张望。
“进去看看吧!” 说话的人是馆主的朋友,今天也带了外地来的朋友到这里参观学习,见我对这些器物也感兴趣,便发出邀请。不一会儿,馆主来了,我便跟随几位收藏爱好者一同入内。得知这是平时鲜少对外开放的私人博物馆,我深感幸运。
作为私人博物馆,这里空间已算很大。总共两个厅室,一个主要用玻璃柜陈列各式金银铜器,一个主要展示藏族人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具。
博物馆中的收藏品种类繁多,但整体上看风格又很统一。例如,木质的各类储藏食物的器皿,金银质的各类餐具,以及花纹景美的各式腰刀,都蕴含着浓郁的藏式特色。
虽不是专业人士,但一间好的博物馆,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通过收藏品的展示和馆主的引导,就好像穿越回久远的年代,让我了解过去的藏族人如何生活。作为一间私人博物馆,收集来的物品主要源于民间,对于生活化的展现和复原就更明显。
要想真正从博物馆中有所收获和体验到乐趣,对参观者本身的知识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是有比较高的门槛的,所以很多人逛博物馆难免走马观花,觉得枯燥。
对此,我有一个习惯是随机挑选一些感兴趣的展品,尤其是很难一眼判断出它的用途时,先猜,然后再详细了解,自己想的和实际情况一对比,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通过猜测和比照,强烈的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在拉萨的这间私人博物馆,展品上并不像公共博物馆那样有说明,但得益于馆主的亲自接待,我反而了解了更多有意思的藏族文化。
几百万都不换的牦牛帐
西藏土地开阔,藏民自古便以放牧为生,牦牛帐就是他们世代得以传承的住所。
牦牛帐是用牦牛的毛捻成细线后,将毛线用织缀制毛布,最后将毛布根据帐篷大小缝制而成。牦牛帐最大的特点是四面透气,雨季时,牛毛线受湿度影响呈密封状态,雨水进不了帐内,使帐内保持干燥;天气炎热时,牛毛线松弛而透气,使帐内始终有新鲜空气的流畅。
馆主说他收藏的这一套牦牛帐是大宝法王所用,大宝法王在这个帐篷里出生,也曾一直在这里生活。
我当时对「大宝法王」究竟是什么样的地位并不了解,回去查了资料才知道,「大宝法王」是对西藏藏传佛教领袖的最高封号。难怪馆主说有收藏家用几百万来买这张牦牛帐,他都不出售。
牦牛帐不会被腐蚀,理论上可以一直保存和使用,正如藏族的文化和信仰,千百年来依旧在延续。
LV设计师也来看的皮箱
这组箱子算是馆长的另一套镇店之宝,全手工制作的皮箱,时间越久越散发出岁月赋予的魅力。
历史上,西藏的部分地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无论是木器、金银器,还是皮质器具上的花纹,除了藏族本身的特色外,也融入了波斯等西域国家的风格,具有古老而神秘的异域风情。
据说 LV 的设计师也不远万里来学习,所以 LV 的很多具有中国风和民族特色的包包的灵感源头原来在这儿!
古老的灯座
西藏气候干燥,动物以耐旱的牛羊为主(也是藏民的主要食物)。牛羊头骨不仅有辟邪的作用,还象征着好运、财富,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
墙上一个兽头艺术品轻易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兽头嘴上的石器明显是承装物品的器具,但对于具体盛放什么我并没有想到。最后还是馆主说,这其实放酥油灯的灯座,我才豁然开朗。
吃货的脑洞
在内室的角落有一个展柜,上面放置的大多是厨房用具,各类捣蒜的石器都很好分辨用途。其中一个多空的石盘让我感到有些疑惑,“莫非是古代藏族人用的冰格?”,我正想着,馆主揭晓答案:这同样是放置酥油灯的灯座!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也在看照片的第一眼想过它是冰格的可能性,请一定一定要留言告诉我!)
最下层有一个被分成 4 格的大腕,我默默地想到了海底捞火锅,这一次终于得到了馆主的认可,这确实是一个类似火锅作用的容器,可以将不同味道的食物分开。
刀鞘里的小孔
藏族人喜欢佩刀,尤其是牧民、康巴人。佩刀分长刀、短刀。长刀既能在面临大型动物时自卫,也用于农民开垦荒地和砍柴;短刀用于宰杀牲口、切肉切菜。
可以说,藏刀体现了藏族人的生活方式。后来,短刀和更小、更精美的藏刀成为装饰品和信物。
不过关于最好识别的刀,馆主也开打了我们以往的盲区:在古老的藏刀刀鞘旁往往留了一个小孔,这是插银针用的。在远离需要宫斗的藏区,大概是因为藏民多用到宰杀和切肉切菜,于是便在刀边收纳银针,方便判断采集和捕获的食物是否具有毒性吧。一个不仔细观察不会发现的小孔,却浓缩了藏族先人们的智慧。
中午时分,馆主的朋友们去用午餐,我依然有很多问题想向馆主求证,便留了下来。
馆主今年六十出头,已经退休,收藏是二十几年前开始的爱好。馆主介绍,“那时候东西也多,价格也便宜,才能一直把这个爱好坚持下来,后来东西在自己家里放不下了,又专门租了这个门面来陈列,现在这里也快放满了。”
我问馆主,这个私人博物馆平时不开放吗?馆主说,偶尔也会开,不过目前主要是朋友之间过来参观,还有很多东西没整理好。比如每个物品的年代、名称、用途、制作,都需要整理一下,做成标签。
我本以为这个工作应该很快可以完成,便继续问馆主,大概准备多久可以把这个博物馆运营起来。他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说至少要 3 年。我疑惑了一下,随即便明白,馆主说的不仅仅是制作和贴标签,更重要的是前期大量的考究。虽是私人博物馆,也一点儿不能马虎。
馆主还透露,除了自身需要准备,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也是很重要却又很困难的。博物馆的房租、水电及其他的运营费用,每个月要 1 万多,这在偏远的西藏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支出,并且是持续性的。缺乏政府层面的支持和引导,想做一个博物馆,在民间很难推动。
我跟这个对收藏有着无比热忱的叔叔说,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更喜欢民间艺术,大家也希望有更多途径可以参观和了解。馆长微微叹了口气,有肯定是有,不过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不太喜欢这些慢节奏的东西咯。
我安慰他,其实私人博物馆针对的本身也是小众群体,能把真正对藏族文化、藏族历史感兴趣的人吸引过来,让他们看看这些来之不易的收藏,了解背后的故事,其实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次,馆长点了点头。
临走,我再次真诚地和馆长道谢,他送我到门口,笑着对我说:“欢迎你有空再来!”
嗯,希望下次再去西藏时,这间私人博物馆已经准备好,向更多热爱旅行、热爱文化探索的人们展示自己,焕发出新的光彩。
写在最后:
我称博物馆的主人「馆主」,因为相对于主理人、经营人、老板、店长这些词,「馆主」更有古老的江湖气,像是退出江湖的侠客,用另一种方式开启新的侠义人生。这个词更贴近有朋友来、有文化爱好者感兴趣,就招待的馆主给我的感觉。
西藏是无论从地理环境还是人文精神都和中国大部分城市相差甚远的省份。很多人去西藏,是为了拍出绝美的照片,也有很多人去西藏,是被这里古老的文明、虔诚的宗教和质朴的生活所吸引。
在民间,收藏家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推广,是一件听起来高大上但做起来非常困难的事,希望馆主能得到更多支持,哪怕是其他收藏爱好者、文化爱好者给他的一句简单的感谢,也是对他的鼓励。
我的力量很小,我清楚我的内容不适应快节奏、碎片化的媒体流,但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渠道,吸引和我同频的人,让大家透过我对城市、城市文化和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正在看这段文字的你的肯定,对我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