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真正做成一件事之前,存在感是一种可以被人随意践踏的东西。
所谓的存在感真的重要么?
在浏览朋友圈里的文章的时候,不经意被这样的一句话吸引,于是点开文章看了看,看到初入社会走入职场的小人物的心酸苦累,不由的对标题句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是啊,有多少次你满怀心切的想去了解这个世界,可世界对你回应了一句,“小子,你毛还没长全呢!”。
L的故事——抱怨
L在一家大型私企做研发,一毕业便来到一个预言的新项目中,摩肩擦掌,和师傅前辈们学习锻炼,项目进行的如火如荼,学习成长了很多。
接手项目六七个月,在demo成型,评估完成之后,项目推动落地的过程中,L似乎丢失了当初的那种激情,工作效率和劲头明显低了一个层次,并且开始产生一种迷茫的感觉。
L发现,领导不再似以前那么关注这个项目了,报告的邮件像石沉的大海,永远也得不到回复;项目组建依赖的跨部门功能模块的问题,发出去的求助迟迟得不到回应,一个酝酿许久的资源协调电话打出去,得到的是,没时间,没人力,忙忙忙,一时心灰意冷;产品部、规划部在看完演示之后,从来都是四个字,继续优化…
长久以来的否定与打击,让L渐渐失去了最初的激情。L也承认团队里做的产品依然存在缺陷和改进的空间,但这方面需要一些特殊技术专长的指导与支持,需要领导的继续支持和相关人员的投入,可如今的现状,让L觉得无从着力,一种被忽视的自我存在感,时常在心中抱怨起领导的漠视,同事的无情,公司各部门自成一体的阻塞障碍。一时间觉得,这工作简直没法做!
B的故事——离职
B同学是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一毕业,进到了一家通讯公司,做市场。
领导们对于新来的小鲜肉很有好感,对b同学关怀又加,相关的资源协调,业务问题,人才培养计划等等,那是有问必答。这让刚入公司的B同学,有种千里马遇上伯乐的感觉,心下里觉得当初之选择有多么明智,准备大干一场。
很快半年的实习期结束了,由于B在这期间,积极主动,踊跃参与到几个重要项目中,并承担责任,贡献力量,转正表现评级为优秀。b自不用说很高兴,在与领导谈话的时候,流露着继续奋斗的表情与决心,可在试探的问起之前培养计划里的外派轮岗培训时,领导表现的有些敷衍,说起公司计划有变,窗口暂时冻结,要等下个机会,B只好作罢,心想好好表现,一定会有机会。
可在不久之后的一天,听闻和自己同入职的员工,已经办理好出国的手续,准备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时,惊讶,意外,然后是深深的失落和绝望。
b没有基于此事与领导谈话,在时隔两个月后,提交了辞职报告。
在自我存在感遭受践踏的时候,L消极抱怨,B选择另谋高就,不同的态度,不同的选择,也注定会造就不同的人生。
所以,我们所谓的存在感重要么?
其实所谓的存在感并不重要,也谈不上践踏,你所感受到存在感遭受的践踏,不过是自我的践踏,别人从来不会跑来对你的内心践踏一番,心里的存在感,一直被自己所掌管的呀。
领导不回复邮件,就说明领导冷漠?你被忽视了?看看他们邮箱里的邮件,看看他们一天的事务,你就知道带着这么一种主观的判断有多么可笑了。冷漠的领导,或许早就把这块儿业务裁了。
问题求助得不到回复,就说明同事无情了?这无非也是自我心中的幻想,臆造出来的对抗体,别人或许真的无暇顾及,或许真的不小心忽略了呢?如此一想,是不是心中的纠结散去了许多?就算是被故意忽视,细想被求助者那故意背后找寻的一点优越感和存在感,似乎看起来只是好笑,于己无非是问题稍微延后的一点解决,又与自己的存在感有何干?除非你发出的问题,带着一点沾沾自喜,一点表现冲动,如此看来,更是偏离了问问题本身。
再谈及那些种种的否定,阻塞,重重障碍,无非也是抱着一种负责,认真的态度,去给出的看法和意见,一颗拥抱的心才能持久的打磨,不断完善改变。
那所谓的存在感,无非是在产品成型过程中,将自身的价值赋予其中,产品的褒贬,不知不觉等价与自身价值的肯定与否定。而这个等价,本身就不成立,你自身的价值,又岂是一个时间广度上的稍纵即逝的一个产品能对应的来的?于是你将别人对产品的忽视,对产品的建议批评,无形的带入到自己对自己价值存在的一个评判,那些挖苦的评判,不正是自己对自己的践踏么?
所以没有所谓的存在感,也没有所谓的抱怨,何不像B同学,在看清现实的嘴脸之后,为自身选择一条更好的路(或许继续留下,等待下个机遇),而L同学,既然选择留下,何不放下心中的存在感,继续积极的推进项目,直到有一天的商用落地,或者领导的决绝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