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学校领导下发了小语线上培训的通知,因为是北京主办的,就更激发了我观看的欲望。我便连夜打开电脑看个究竟。因为是重播,所以整场下来都很顺畅。
—1— 新奇
这次线上培训是以课代培。但这次课与以往不同,让我感到很新奇。
形式上新奇
“双师课堂”指的是一节课,由两所学校两个班级所有学生和两个老师同时上课。一个老师主讲,另一个老师负责组织辅导本班学生。“一体化联研”是指由一线教师、教研员、专家组一起对这节课进行联合研讨,最终定稿,由两位老师加以呈现。
“双师课堂”与“一体化联研”,这两个词语我都是第一次听到。看到上课前,两个班级学生和教师的准备,着实被震撼到了。这样的课堂也只能是在今天,人工智能时代才可能成为现实。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助力,这种同频是无法做到的。因为我们现在上网课,学生与老师的一问一答还会有迟延。
教法上新奇
杜老师讲的是《赵州桥》一课。杜老师的这个教学流程打破了原有的模式,而是以老师的一篇“导游词”作为抛砖引玉的那块“砖”,抛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思考,发现哪里的导游词介绍的不够详实具体,应该加上些什么,“导游词”才更生动具体。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小脑瓜立刻被激活,都希望自己能帮老师把导游词写好。杜老师因势利导,让孩子到文中去研读,看看用那些方法可以让导游词更生动具体呢?杜老师给到孩子们8分钟的小组研讨时间。
在这8分钟里,两个班级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时间上,也让我们看到研讨的实效性,而不是某些课堂的流于形式。在这8分钟里,老师游走于每个小组,看看小组研讨的进展情况,并不时的加以指导。让整个课堂乱而有序。最终,孩子们找到让“导游词”丰满的办法:列数字、写出其中的小秘密、写出感受、写出设计原因,先总后分的写法。
这些总结没有了原来课堂上的,老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理解,有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研讨探究后的总结升华。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总结、升华,教师成为引导者、组织者。这正是语文课堂上我们想要追求的效果。
如果说,到这儿为止,是研读教材后的输入,那整节课给我更大震撼的是输入后的输出!这节课,并不是把课内内容讲完就结束了,而是把总结出的写法再加以运用。这是“学而实习之”中的“习”的完美诠释。这也让我想到,为什么我们课堂上讲得都挺好,而一到学生去做时,效果不佳的原因。
只懂理论,没有实践,怎能算是真正掌握呢?所以,杜老师让孩子们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把对卢沟桥一段描写加以润色,变成一篇更趋于完美的“导游词”。这一练,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课下再写导游词,想必不在话下了。
—2— 细心
整节课之所以能完美呈现,也源于教师对整节课的备课之细,研读之深。
这里有一个小一细节,能让我感受到老师在备课上下了不少功夫。
其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详实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有所抓手。
其二,资料袋的准备,补充了孩子们资料不全的卡点。
其三,学习提示任务清晰明了。
其四,作业布置具有指导性、层次性。
—3— 自省
这节课,的确起到了给全国小学语文一线教师一个引领的作用。但我又想,我们能效仿实践的有几分?
没有技术支持,“双师课堂”是无力实现的,只能是望洋兴叹。这种双师课堂,在平日教学中,如果没有领导、技术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体化联研”这一教研思路是挺好的。但前提是,领导们要有思路、有想法,才能真正带动下边的教师把教研夯实,而不是流于形式。教研员、专家们是否请的动,有没有时间参与其中,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在无力联研的情况下该如何成长呢?我能做的:
其一,真正钻研教材,放眼全国,学习优秀的教法及教育理念。例如这次线上小语培训,就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
其二,如果可能,组建一个联研团队。把一些乐于研究的老师们组织起来,真正的研讨起来,并把研讨的结果付诸实践。让课堂成为实验题,成为教研成果展示的主阵地。
其三,不断成长自己。只有教师本身不断学习成长,才可能让她的课堂活起来,才可能培养出一批真正善于思考,乐于钻研,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
—4— 结语
中国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之,却难于实现。但我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下去,终究会迎来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