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上,我们往往都被划分为这样两类群体。
1、透支消费群体
崇尚及时行乐,遇到喜欢的衣服或者物件,倡导喜欢就买,高兴最重要。
2、理性消费群体
看到喜欢的东西,会先权衡是否刚需。除生活必要开支外,不喜欢乱花钱,包括吃喝玩乐买买买。他们足够理性,喜欢把钱花在重要的事物上,比如提升自我,生病检查等。
我们总说要对自己好一点,于是忍不住提前消费透支消费,只为买到自己喜欢的包包,口红,手表等,但大家其实也深谙这个道理:一直消费一直爽,一直还款一直苦逼。
曾经看过这样一部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影片讲述女主人公丽贝卡从一个冲动消费,债务累累的人,到最终学会理性消费的励志故事。
影片女主人公丽贝卡因为购物成瘾的缘故,虽然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却一分钱没攒下,反而因为疯狂购物而债台高筑。
丽贝卡为了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应付财政危机,便在简历上撒了小谎,结果被同公司旗下的财经杂志聘为专栏记者。
因误打误撞之下写了一篇用女人买鞋的理论解释投资的文章,意外受到读者的欢迎,旋即成为财经界的名人。而主编卢克也对丽贝卡也刮目相看,两人之间还萌发了爱情的火花。
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更为了保护美好的爱情,丽贝卡千方百计隐瞒自己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可仍不改变自己购物成瘾的毛病。
而当丽贝卡的谎言被戳穿之后,她遭受了巨大打击,也终于从中正确地审视了自身的问题。于是她把自己以前的衣物进行了拍卖,对于橱窗里那些美丽时装的召唤也不再那么冲动。
经历一系列的事情后,她已不再是过去的自己,不再与信用卡纠缠不清,而是去学习了芬兰语,去提升自己,并因此在变得更美好的路上重新与男主角相遇。影片的最后,丽贝卡不仅实现了真正的财务自由,而且再次收获了爱情。
这部影片告诉了我们四个道理:
1、能力范围内,给到自己更好的
不论在任何年龄,品味都比有钱更重要。拥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品味,你就已经跳脱出名牌的束缚,就像有些人可以把地摊货穿出高级感是一个道理。
2、学会断舍离
不合尺码的衣服,过期了的化妆品等,我们应该学会定期清理,给衣橱一个呼吸的空间,丢掉一件衣服,补充一件衣服,衣橱就会是保持在一个能量守恒的状态。
3、欲望转化
将欲望转移,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控制购物欲的方式,比如学习,运动等。唯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保持平衡,才是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
4、理性消费
懂得用美学与品质兼具的角度去看待一件商品,那些质量不好、品质差的无形中就被淘汰掉,购物也会变得越来越理智。
理性消费
关于理性消费,生活中有位朋友令我很佩服。在这个倡导要对自己好一点的社会氛围里,TA会因为定好的旅游计划超出一点点预算而坚决取消;会在4个小时的高铁和15个小时的火车中,选择火车里的硬座,因为能省下几百块,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除日常生活开支外,基本不会有什么额外消费。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的人太抠了点。
但TA却相反,对朋友不仅足够慷慨大方,而且还处处为别人着想,几乎是老好人的代表了,在TA身上你完全看不到小气的影子,而且他也永远坚持把钱花在刀刃上,不管身边朋友有什么事,总是第一时间帮忙。
比起及时行乐透支消费,但却事后苦逼的生活,我更愿意向我的那位朋友学习,去延迟满足感,用充足的内心世界和能力范围内合理支配的财富,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去获得自己和他人的认可。
感谢阅读,我还有其他原创文章也值得一看哦。
微信公众号(我是黄小猫),专注生活情感,学习提升
公众号后台回复(书单),送你知乎高赞书单
公众号后台回复(进阶),分享给你小猫的职业进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