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汽车是芜湖城区运行最早的公交汽车之一,它行遍了大半个老芜湖城区。回想儿时坐一路汽车时的兴奋感觉,好似还在昨天。
儿时坐公交车,一般都在节假日,我穿得干干净净,牵着妈妈的手,一蹦一跳挤上一路汽车,五分钱一张票,到中山路去逛逛。逛的过程中最期待妈妈大发慈悲,答应我到向阳小吃部去吃小笼汤包,然后再到大商场去看看。
那会儿,如果有事要乘坐公共汽车的话,一定是像现在出门旅行的感觉,别提有多兴奋。所以,与公共汽车搭界的事情,都是好事,都值得回忆。
记得八十年代前,一路汽车的起点站是长江路上杨家门,那条路是解放后建设的芜湖工业干道,集中了号称东方最大的纸板厂和发电厂、重型机床厂、造船厂等等大型企业。
线路的中段是芜湖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中山路。中山路上有许多顶级商业,如:百货大楼、百货一店、太平洋照相馆、专营商店、华侨商场、南北货商店、凤凰厅理发店、同庆楼菜馆、向阳小吃部、大众电影院、和平剧场、新华书店等等,这些商家的名字老芜湖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
记得以前,百货大楼的食品、箱包和服装最新潮,什么新的、奇的和贵的它都有;百货一店是自行车、丝绸布匹和鞋帽最有特色;华侨商场有各种电视、电器和自行车等高档热门商品,那里的商品都要凭华侨券购买,没有华侨券,啥也买不到;很多芜湖人都在太平洋照相馆,留下了幸福的全家照或是青春靓丽的倩影;专营商店的钟表很齐全,我的第一块上海牌全钢防震手表就是在专营商店花125元买的;南北货商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瓜有冬瓜那么大, 真正的脆沙瓤,一个切成四块,丰俭由人;大众电影院、和平剧场,还有新华书店,也是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
我觉得中山路上最值得回忆地方应该是同庆楼菜馆。因为我,想必还有很多年轻人的婚礼是在这个当时最高档的菜馆内举行的。
那是1986年五月天,阳光明媚,丁香花开。在同庆楼一楼大厅,我办了五桌婚宴酒席,45元一桌。这个价格当时不是最好,也是很好了。同庆楼的喜庆寓意和张灯结彩的环境布置,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
跟中山路紧连着的二街,也是一个繁华街道。二街的来历,是相对于长街而言的。民国以前,芜湖的商业全部集中在十里长街,由于店铺鳞次栉比,街道狭窄,整个长街显得拥挤不堪。最后在紧靠长街边上又开了一条马路,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二街。
二街上也聚集了很多知名商号,如大清银行、耿福兴菜馆、青年照相馆、五金站、旧货商场,快接近北门还有四季春酒楼等等。但是大多数门脸都是由小商小贩经营,能叫得响的商家就那么几个。
一路汽车在行驶到北门附近时,要经过一个著名的S弯。不知当年的年轻人是否还记得,每当车子行驶在S弯时,全车的人都开始前仰后合、左右摇摆,小伙子们借着惯性硬要往姑娘身上靠,姑娘们躲之不及,大骂“炮子子,往哪挤啊?”
也有姑娘被惯性抛到小伙子的怀里,小伙子面带微笑,扶定两颊绯红的姑娘说:“小心!站好。”然后,目不斜视地注视着窗外。
姑娘的愠怒似乎没有什么敌意,小伙目不斜视也掩饰不了内心的狂跳,看来S弯虽没有乱点鸳鸯谱,却也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
进入胜利东路来到二中、鸡毛山直至金马门附近,这里都是老城区所在,来来往往的大多数是芜湖土著市民,他们操着极其标准的芜湖话,在模范监狱、芜湖县衙、芜湖县学、金马门等历史遗迹的高墙根下,生息繁衍,他们身上流淌着地道的芜湖血脉。
一路汽车底站是大砻坊,这里是芜湖老手工业基地,集中着火柴厂、第二机床厂、永康食品厂、弋江酒厂、木材公司、变压器厂以及再往前一点的水泥厂和长虹机械厂等等生产厂家。
历史上大砻坊就是一个码头云集的地方,皖南山区的物资都要通过青弋江,顺流而下由芜湖发往全国各地。从明朝开始,比较重要的物资和手工业作坊,像木材、米业、纺织和桨染,都是始于此、兴于此。百物翔集,一片繁华;“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老手工业基地之称的大砻坊,老芜湖人常引以为豪。
过去,芜湖人对城区位置划分很有趣,他们把中山路称为“底下”,把二中鸡毛山以上一直到大砻坊称为“高头”。人们很习惯地说到“底下”去买东西,下馆子,到“高头”上班或买农产品。
一路汽车在这“高头”与“底下”来去穿行中,见证了芜湖慢慢变得高大,慢慢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