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等于一艘船盲目地在大海上漂浮,不知归处。一节课也是一样,我们一定要先设置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引着这节课的总的导向,不至于走偏、走远,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地设置教学目标呢?
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学科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和实现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路径,前者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后者是从局部到整体。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所上的每节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今天所教内容即是昨天的延续,又是明天的铺垫;今天所采用的方法可能是为了弥补昨天的不足,也可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理解;甚至今天准备起来发言的同学也是精心设置好的,既有针对性,又体现了机会均等、面向全体的原则。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不能孤立的、静止的看待每一个课时,而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思考每节课的发展要求,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课堂问题。首先,系统思考的要旨就是要使分目标与总目标一致。其次,系统思考的路径是从整体到局部。系统思考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了解总目标,包括知识内容总目标和学生发展能力总目标,又要熟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包括某个课时的内容目标和学生能力发展目标,系统思考是一种见林又见树的思考。
上次一位老师做公开课《论美》,全文上成了思想政治课,十分钟就走出了文本,王长丽老师点评时候,先找出了本单元的总目标,提出来“含英咀华”四个字,老师们一定要对名家的大篇进行语言的欣赏和仿写,如果单单抛开文字,只讲思想,那么已经让主题得以偏离,讲什么比怎么讲更重要,还强调要围绕课后习题进行目标的设定,这样才能到到系统思考。所以系统思考是有效制定和实施教学目标的必要的准备。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只单单的关注教材,也要格外的关注学生,优先考虑学生的需要。母亲逛商场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孩子看到的却是大人的屁股。其实每位老师都面临着类似这位母亲的处境,教材是专家编写的,学习目标是拥有丰富知识的教师制定的,所以我们总免不了站在自己的高度来理解、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来设置教学目标,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差了很远。所以我们要优先考虑学生的差异,教学的难度要能够适应学生,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所以老师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思维习惯的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等等,这些给老师设置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
设置教学目标禁忌宽泛,过于宽泛的教学目标只能让目标成为表决心的口号。具体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所设计的时间内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也是可以开发成任务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面对学生的课堂应该是“精讲促进理解,训练促进巩固,应用促进掌握。”而不是“满堂灌”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这节课的课型选择适合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中,只是与能力目标是“主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枝叶”,而方法和策略目标是“根茎”。教学目标应该是全面的,这三个方面起着互相支持促进的作用,它们互相联系,又相互依存,不同的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功能。“树状”的教学目标观需要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既要考虑结果,又要考虑过程。有“主干目标”,避免节外生枝。无论是阅读课,还是读写结合科,我们的课堂“主干”教学目标都不能削弱。另外,还要注意分层,在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思维特点有哪些类型,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哪些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在哪些方面,只有全面的诊断,才能有效开展分层教学。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以中等生为主实施分层,设置教学目标,还要人为拔高个体学生的学习目标。
理解新知识目标巩固旧知识目标,应用熟练知识目标,能够起到分散难点,分散重点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和应用。
课堂有生命,教学目标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