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英国诗人雪莱的夫人)在她二十岁左右写的,发表于1818年。一个两百年前的小姑娘虚构的故事,我们今天读来依然感到新奇震撼。作者对人性的洞察与对科技的前瞻实在让人叹服。
故事讲的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弗兰肯斯坦以尸体为零件制作了一个面目狰狞的生命,并为此付出家破人亡的惨痛代价。故事是荒诞的,而它揭示的问题却十分真实,发人深省:善恶美丑从何而来?有怎样的前因后果?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福还是祸?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弗兰肯斯坦的崇高理想、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对事业的进取心,这些都是世人公认的善的品质,却颠覆了他的幸福生活,导致了一场灾难。在制造生命的试验中,弗兰肯斯坦就像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人类带来光明,自身却遭天谴,万劫不复。从这个角度看,今天科技的进步,比如AI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是更大范围的普罗米修斯盗火?是福?是祸?不能想当然。
怪物初涉人生,其性情也是混沌而淳朴的。这家伙不畏艰辛,努力学习,拼命做好事,渴望成为人类的朋友。但人类只把他当妖孽,惧怕他、辱骂他、伤害他、远离他。孤独和怨愤让他终于变成为害一方的恶魔。仔细想想,所有的好人都有可能做这样的恶事:对与自己不同的人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歧视。而恶人作恶则往往起源于无辜,纠结于困惑,到终了之时,或如书中怪物,良心未泯,一生经历的也是地狱般的磨难。善恶之间的恩怨情仇就是这么展开的,成为主人公生活的全部意义。
整篇故事张力十足,能让人读到恐怖处气脉凝结,读到伤心处肝肠寸断。对于十八世纪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描写,无论是法国田园,瑞士湖泊,还是英伦的城市古堡,俄罗斯的冰雪世界,让人时而神清气爽,时而热血沸腾。通篇以书信体叙事,诗一样的语言,直达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