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个高二理科女子的读后感
老实说,我第一次听闻作者余秋雨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太好的评价。还好我一向是不去在意第二个人对第三个人的评价的。
有幸接触了这么一本“流行书”,至少在30年以前应该算是红极一时。
总得来说,颇值玩味,余秋雨这本书写的是在旅行中进行的文化思考。
先说说旅行在路上,这样的话题已经在小资文化里火了很多很多年到人审美疲劳了,无非就是多少鸡汤堆积在一起的问题而已。一个导演曾经说过“最好的电影就是让观众觉得我能看懂很厉害的电影。”诸如此类的更有郭敬明的各式小学生作品和XXX巡回演唱。看似精美,实则 胡乱不堪沉沦于词藻, 贩卖精神鸦片。请问,一个心观四方智者为什么一定要云游四方呢?一个信仰之人真的能用视觉上的愉悦来换取青春材思吗?那未免牵强。旅行没有信仰,也就是被时间拖着走罢了。
所以在此需要把这篇散文和以上无关痛痒的文学明显地划分开来。它们可不是一个货色的。
其次再说这文化之苦。 旅行不能造就一个人,但至少还是能推动造就一个人的嘛。
这余老打开的是散文大时代,即跳脱出的小我,让人在30年后仍然怦然心动。
我记着它的第一章是相当简单的,国人守不住古籍任之远流他乡。不禁也忆起往昔祖国之瑰丽山河,北京有一段长城叫做箭扣,坐落在郊外,草木横生,每年都有很多旅行爱好者被困,红军长征后就没有再见过几分人了,10年间人类的不闻不问,很快大树冲破阻拦拔地而起,长城四分五裂。我踩在上面的时候,心啊,是痛的。因为地势险要无法作为旅游景点开发,就任之流落“街头”,这可是3000年不倒的奇迹啊!今昔10年,不复往昔。你说苦不苦?
如今,快餐文化统领中国发达地区,像蒙咪的出现,证明了人们的精神和贫瘠已经达到相当高度,宁愿被芒果台洗脑,也不愿意和自己独处一会儿,大概很多中国人从潜意识里就知道自己多么无趣,自己也不愿意和自己交流。
如今,已经不是“男生必读王小波,女生必读周国平”的时代了
自入高中起就不断听着同学们耻笑罗密欧的情话和西北民谣,那些浓浓的爱意和苍茫,已经不能为21世纪的孩子所理解了。但你总不能按着他们去体悟与他们生活半点不搭边的文化氛围,这不是某个人的过错,是这个中国时代的悲哀。
最好的哲学永远是时代的哲学,或许现在研究文学的文人们是否应该向生活低头这个问题不是我一介高中草莽能够理的清楚的讲的明白的。但我有资格说,文化的魂魄是永远无法相生活低头的,至死不渝!因为那是跳脱生活高于生活的东西。
80年代,诗歌盛行,小情大爱,诗社花开遍国,不信手拈来几句诗都不好意思谈恋爱。
90年代,以戏剧理论家余秋雨《文化苦旅》为标志,一大批“中生代”学人也开始加入学者散文创作的行列,散文盛行。
25年后的今天,中国文化产业占GDP3.5%
我笑着对我母亲说,这个比重跟没有一样。
大抵只有读过本书发出重重的一声的叹息的人,才是清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