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网课实录1

环节一:导入+文学常识

我们就要用学习到的方法来学习自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今天课上用到练习册/六年级时学过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们认识一下作者——萧红,请大家默读课下注释1。作为三十年代的文坛独具风格的女作家,萧红的成长与鲁迅先生的扶持是分不开的。鲁迅于萧红是伯乐,是恩师,是慈父,亦是知己。萧红走入鲁迅生活的时候已经是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了。1934年,萧红讲《生死场》的初稿寄给了鲁迅,在得到回复后,她来到了上海。在1979年的《新文学史料》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萧红从小得不到父爱,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对人间有怀疑的眼睛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都喜欢这个梳着两个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的常客,亲昵的宛如一家人。1936年萧红去日本,鲁迅先生还专门设家宴为她送行,去东京不到3个月,却传来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噩耗。1937年1月,萧红回到上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许广平的陪同下到万国公墓给鲁迅先生扫墓。在鲁迅先生逝世后,萧红先后发表文字表达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回忆鲁迅先生》写于鲁迅逝世后3年,更是回忆鲁迅文章的经典之作。原文有2.4万字,分为45个片段,本文是作品的节选。

环节二:积累字词

在正式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积累一些字词,把读读写写的字词朗读一遍。

环节三:梳理课文内容

先要思考这篇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片段?课文的自然空行其实就代表着不同内容之间的分割。课文自然被分割出14个片段,请同学们自选3个片段来概括内容。老师在屏幕上提示了两种概括的方式:

[if !supportLists]A、[endif]鲁迅先生笑声明朗——用完整的句子概括

[if !supportLists]B、[endif]鲁迅先生的笑——用名词性的短语作为小标题概括

大家可以模仿A或B的形式任选3个片段。动笔批注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

序号自然段概括

11鲁迅先生笑声明朗鲁迅先生的笑

22鲁迅先生走路轻捷鲁迅先生的走路姿态

33-13鲁迅先生热情好客鲁迅先生的待客之道

414-17鲁迅先生开玩笑鲁迅先生的风趣

518-23鲁迅先生会心微笑鲁迅先生会心微笑

624-26鲁迅先生读青年读者的来信鲁迅先生对青年读者的态度

727-30鲁迅先生不在意自己的手稿和用过的校样鲁迅先生对自己的手稿和校样的态度

831-34许先生每天都愉快忙碌着

935-40鲁迅先生观影让车。

1041-42鲁迅先生休息的方式是读书

1143-54鲁迅先生陪客人到下半夜,然后工作到日出。

1255-59鲁迅先生尝鱼丸

1360-62鲁迅先生包书整齐。

1463-66鲁迅先生带病工作。



我们以第6件事为例。它既可以概括成鲁迅先生读青年读者的来信,也可以概括成鲁迅先生对青年读者的态度,态度这个词语既包括了他对青年写字的要求,也包括了他对青年人的关心和帮助。大家可以核对下自己的概括是否正确呢?

下面我们来看第8到第14个材料。在这些材料中,我们特别关注第11个片段的概括。因为这个片段涉及的段落比较多。总体可以分为陪客人和工作两个部分,可以用两个短句结合起来概括。不难发现,不管是用短语概括还是短句概括或是用两个短句结合概括,我们都要注意用语的准确和简洁。

对全文多写的14个材料概括,我们大体把握了文章所写的内容,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概括人物特点。这些内容体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特点呢?

好,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结合旁边的批注,在空白的地方写一写,想一想这个片段反映出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自选一个片段做批注。

再对单个材料进行细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注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描写往往最能展现人物的特点,例如:在第3个材料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鲁迅先生好象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这句话描写的是陷入沉思的鲁迅先生,安顿------课文旁边的是剪影,这个细节好像是一个定格的特写镜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思考着的鲁迅先生。他完全沉浸在思考之中,长时间保持着这个动作,连烟嘴都忘了放下。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的又不好,可是鲁迅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描写先生的动作和语言,及表现出他对妻子的尊重与爱意,也表现出他对厨艺不精的“我”的体恤和鼓励。大家可以把我们交流的结论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除了关注单个材料的细节外,我们还可以把相关的语段放在一起做整体思考,请大家拿出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第7页。

课文中有三个片段和鲁迅先生的工作有关,这三个片段反映了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鲁迅先生怎样的个性特点?请读课文思考并填空。

[if !supportLists](1)[endif]“青年人写信……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这一片段中,鲁迅先生一遍批评青年人写信潦草,一边展读青年来信至深夜,这体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if !supportLists](2)[endif]“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仍旧坐在那里。”这一片段中,写鲁迅先生一直在工作,三次写他坐着:变化的是周围环境,不变的是鲁迅先生作者的背影,凸显了一个_________鲁迅形象。

[if !supportLists](3)[endif]“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又开始翻译了。”这一频段中,写鲁迅先生病中工作,原文是“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如果将其改为“死了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是这样的”,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

大家默读题干中那个关键词提示了我们组合材料的依据呢?大家都关注到了“课文中有三个片段和鲁迅先生的工作有关”这句话中有“工作”这个词语。请把这句话画出来,那么“工作”就在这个三个材料中建立了联系,可以从中读出鲁迅先生对待工作的共同态度:勤奋忘我。当然,共性中还有个性,大家把材料中的个性部分留到课后去处理。

我们再看第3题。



课文中鲁迅先生的笑,每一处都写得很有特色,请在下列四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对表现;鲁迅先生个性的作用。

[if !supportLists](1)[endif]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明朗来形容他的“笑”,并进一步写他的笑是发自心里的欢喜,刻画出鲁迅先生乐观爽朗的形象。写鲁迅先生听了可笑的燕子,是毫不掩饰,动作夸张到连烟卷都拿不到了,咳嗽了起来。把先生乐观爽朗的形象表现细致

[if !supportLists](2)[endif]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一个“冲”字,写出鲁迅先生明朗笑声对于别人的冲击,既体现处他爽朗的个性,也表现处他对朋友的热情,极富有感染力

[if !supportLists](3)[endif]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本句生动形象地写出鲁迅先生开玩笑的样子,他没把别人逗乐,自己倒忍不住笑起来,这时候的先生再也不是那个“横眉怒对千夫指”的先生。显现鲁迅先生很亲切、很随和的样子.

[if !supportLists](4)[endif]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连用了三个修饰语描写了鲁迅先生的“笑”。

第一层是“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可以理解为多日阴雨后乍见太阳之欢,也可理解为对生活、对社会的希望

第二层“展然的”描写了这 “笑”舒展、毫不掩饰的,令人舒坦

第三层“会心的”体现鲁迅先生和夫人许先生之间的心有灵犀.

三层修饰,一个爽朗、亲切的形象跃然纸上。

课文中鲁迅先生的笑,每一处都写得很有特色。这道题是将不同材料中相同的细节描写抽取出来进行分析,同样写鲁迅先生的“笑”,我们要关注作者在用词上的细微变化,也可以结合批注来分析人物特点,请大家读一读这些句子,结合批注,思考这些笑写出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

这4个笑来自不同的材料 ,但是描写的是相同的细节,把这些细节联系在一起,我们对先生的个性乐观、爽朗、待人亲切随和的特点有了鲜明的感受。

我们现在知道对于多个片段的整体思考,途径有3点:

[if !supportLists](1)[endif]可以组合相同内容的材料,比如三则都是在写先生怎样对待工作的。

[if !supportLists](2)[endif]也可以从不同材料中提取相同细节,比如4处先生的“笑”的细节。

(3)把写主要人物的材料和写次要人物的材料放在一起建立联系。如海婴公子和许先生属于次要人物,我们知道在写人的记叙文中次要人物一般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而服务的,可以让人物的形象立体生动。文章中对海婴公子和许先生的描写也起到这样的作用。


海婴公子围着闹的起劲,一会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他,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鸡。

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改味的。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不是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不是新鲜的。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思考:作者写海婴公子的事情和徐先生的事情对反映鲁迅先生形象有什么帮住呢?

海婴公子和许先生属于次要人物,我们知道在写人的记叙文中次要人物一般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而服务的,可以让人物的形象立体生动。文章中对海婴公子和许先生的描写也起到这样的作用。

比如说海婴公子的顽皮活泼和有话就说,其实也从侧面衬托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的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文字还写到了许先生过往的经历,刻画了一个能吃苦的知识女青年形象。这样一个坚强的女子不但是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伴侣,也心甘情愿成了鲁迅先生事业上的助理,两人心灵契合,关系融洽。写许先生的为人也从侧面烘托鲁迅先生的形象。在这组材料中写鲁迅先生和谐的家庭氛围,写一家人之间的亲密融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生活化更真实的鲁迅先生形象

总结学法:概括了14个材料——写了什么的问题

借助关键性语句和细节性描写读出了鲁迅先生在日常生活中可敬可亲的形象——人物有什么特点

在分析人物特点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