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江城》,大概是在和菜头其中一期文章的推荐里开始的。在这之前,并未对这本书有任何了解。最后,在成都完成了阅读,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缘分吧(重庆直辖前,“江城”属于四川省)。
倘若当从字面上去理解,可以叫做江城的地方会有很多。你一定会好奇:作者笔下的江城在地图的那个位置呢?作者是谁,如今又在何方?作者笔下的江城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笔下的那些人现在过得还好吗?
事实上,作者笔下的江城位于西南地区长江边上的涪陵市。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的涪陵市。作者彼得·海斯勒,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自愿者。而作者笔下的江城也许似乎并未向你所期待的那样,发生过任何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作者见证的这些事情,在那个时候,在很多地方,在很多人的眼里,都在简单不过了。如果你是一个好事者,仍然可以在周围找到作者笔下的很多影子。
然而,通读《江城》后,并不会觉得无聊,反而为作者将要离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而感到些许遗憾。
因为所谓没有意思的的事情,在作者眼里并不等于没有意思的生活。两者之间或许还差一个大写的“人”字吧。事情是普遍真实存在的,可以改变的空间太小,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外国人更甚。也许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在上面添上寥寥数笔了,犹如用双腿去丈量江城的大小,用眼睛去记录江城的人和事,用并不流利的汉语跟当地人吹吹牛。
我相信,一个能把一件并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或者是极为平常的事情,描绘的有一丝意思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并对其有自己见解的人。譬如做饭,并不需要你做满汉全席,也许一碗鸡蛋羹、一份牛排或者一碗浓汤,足可以诠释很多。
作者将自己的两年生活经历凝结在四百多页的书里,二十年后,捧起这本书,长江水、“学生食家”面馆、师专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仍可历历在目。作者文字的张力,再加上读者仅有的一点想象力,时常会让你穿越回去,看看作者不厌其烦描写的长江水,尝尝“学生食家”的味道,跟那里的学生、老师还有生活在那里的人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