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展示时,有朋友问孩子们的课本是怎么做出来的 --- 这个问题,催生了这篇记录。
仅以《家乡地理历史》为例,结合我们的课堂践行,配上海量图片,尽量呈现出从行到学的这个过程,谨望能写出粗略的一二印象给朋友们得以了解我们的教学。
一到三年级,学习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以及人类的行为之间相互的关系。四年级的孩子通过分离的方式在思维当中重建时间与空间的整体性,从我所处的位置出发,在空间和时间上扩大对本土的知识,包括地理、简单的人文、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研究。
地理,是所有课程中最核心最综合的一门。从广义上来说,地理包括了世界的很多方面。学习我们周围世界的知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为物物相息。在华德福学校,地理的教学有以下一些基本的主题:
1、物质或自然地理 --- 首先系统描述土地的现象,它的表面、内部和环境。
2、社会地理 --- 其次,考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和区域性地理特点与当地居民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3、内在或发展地理 --- 最后,个人对环境的觉察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体验,这个过程贯穿着孩子的发展。
--- 华德福的地理课程探寻这三面的结合。
这里的核心在于从整体到局部、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地理区域的研究不能将其作为独立的部分,而是通过现象及特质,研究区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要把地球看作是变化着的物质整体,或是一个完整的器官,也是不断发展中的整体。这就强调了气候地理的重要性,如海洋暖流的现象让我们看到气候系统中的部分是如何影响整体的。另外,地区的多样性,了解地区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是一样重要的。
家乡地理历史是环境学习很重要的一方面,之前我们的课程都是围绕着一些宏观的话题(如与大自然的关系)进行的,现在我们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到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上来。对一个地理区域,要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进行描述。
无论是乡镇还是城市,学校周围的环境和特色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地理或者空间上的历史的或当前的发展。通过这些学习,他们与世界的关系在社交上和空间上就会被转化为一种“归属感”。
地理为我们示范了自己和世界的连接:动物、植物、天气、位置,还有每个人是如何支持和影响他人。当地历史首先强调地区特征,追溯居住这里的人和创造当地历史的人,帮助孩子理解本地区早期所经历的生活方式,从而更理解本地区及本地居民,对本城市的重要和特殊建筑变得有意识起来。
首先,通过白天的太阳和夜晚的星星学习如何辨别东南西北,这是生活在大地上的每一个人给予自己在空间里的最基本的定位。
随着地理课程的深入,特别是五年级时植物板块的开启,我们会逐渐学习到借助地理特征或借助植物特点来辨别方向的更多方法。
《中国创世英雄故事》板块时,我们讲伏羲,曾讲到那时的人观星空、辨方向、知四季;到了地理课又拿出来,真有一种万年时空穿梭的感觉啊!而这部分内容在这里还是借助故事仅从“方向”的角度呈现给孩子们,等到了七年级学习天文时,则会更加宽广和深入。
希望有机会能看到星空中的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有了一个最基本的空间定位后,我们从自己的教室开始......
教室之于孩子,是再熟悉不过的。通过对教室的学习,不知不觉体验在空间中的立体、平面、比例、分布特点等地理常识,同时培养孩子在地理上的基本情愫,这样,知识就会在“关系”中生发出情感。
先观察我们的教室,了解它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用手头能找到的东西把教室内的布局模型摆出来。
摆模型前,我给了孩子们一个条件:选择那些用完后不会产生垃圾、造成污染的材料。
有孩子来找我借蓝丁胶,问清楚做什么用后,我拒绝了;孩子问为什么,我说“你先想其它法子,到时候你就明白为什么不给你蓝丁胶用了”。
到这一步撒茶籽粉的时候,那个借蓝丁胶的孩子恍然大悟“我明白为什么不能用蓝丁胶了!沾上茶籽粉后,蓝丁胶就不能用了,就变成垃圾有污染了!”
拿掉板子上的东西,教室平面图出来了!
将实操体验后的教室平面图画在课本上:
接下来,是关于这间教室的历史。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了解自己教室的历史呢?
这个问题,当你有机会看到那一刻孩子们的眼神的时候,就能深深体会到“历史的沉淀蕴含着情感的力量”!
同时,也在以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去渐渐明白“历史是什么”,渐渐感知“历史和我之间有什么关系”,渐渐觉醒“我在历史之中”。这,也是在为五年级正式学习历史做一些铺垫。
除了了解教室的历史,还要正儿八经写一写《我们的教室》--- 从“我的视角”表达空间。
这是我和孩子们共创的第一篇说明文。
走出教室,我们的视野扩展至我们的学校。
这是一个比教室更大的空间,但同时依然是孩子们熟悉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孩子们继续探索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继续感受地理中的有些变化经由人的创造,通过“我在其中”进一步体验“地理、历史与人的关系”。
我们非常认真地从东到西围着校园转了一圈。
接下来,就是要把整个学园布局摆出来,条件依然只有一个:选择不会变成垃圾污染的材料。
这时候,有一间大教室的优势显现出来了!
孩子们分头行动、合作,很快......
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就停一停,让自己从局里人变成旁观者,互相看看、探讨一下哪里是否需要调整,对意见不合的地方,就请孩子去实地再看看。
最后的惊喜和成就感,自不必说了!
“真想缩小啊!这样就可以进去玩了!”
“没想到我们学校是这样子的!我太喜欢我们学校了!”
竖着拍不过瘾,要求横着再来一张。
六月飞雪,把我们的学校覆盖了!
“希望今年冬天真的能下大雪,下了雪的校园真美啊!”
好吧,再横着来一张:)
摆的时候各种不亦乐乎,要拿掉那些砖头、石子、沙包、草叶、木片等东西的时候,大家格外小心翼翼。
虽不舍,却利利索索地在20分钟内搞定了!地上留下一副校园平面图。
忙活了那么多,孩子们可以比较轻松地画下学校平面图了。
手快的几个孩子,画完课本上的,请他们再到黑板上画。
收拾出来的各种东西需要清洁、归位,分工给孩子后,我就去开会了。
等我回来,地面上那一大摊面粉全无,干干净净;长条桌上摆放着洗好的小物件,整整齐齐。
值日生把打扫起来的过期面粉送到厨房,请婆婆喂鸡,也算有个交代了。
讲到学校的历史时,我邀请菲菲老师和宋老师从她们的视角给孩子们讲了几段小故事,也鼓励孩子们说一说他们印象中关于学校的任何事情 --- 特别有趣的是,两位老师的角度像一部艰苦而幸福的开创史,而孩子们在自己的经历中感受到的是各种惊喜和快乐 --- 听得出来,一个是在流着汗实实在在干活,一个是在流着汗把干活和玩耍搅和在一起。
听完老师们的故事和孩子们的分享,我给孩子们看了一些曾经的照片,他们时而一阵唏嘘,时而一阵欢笑 --- 这样一番学习后,“学校”就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已了。
然后,我们以书信的方式,一起写了《我们的学校》--- 这是我们共同创作的第一篇书信体记叙文。
暑假里,孩子们会分工誊抄这封信;开学后,我们会把信分别寄给北京春之谷乙未班的同学和郑州莲子渡乙未班的同学 --- 迟到的一封信啊!
走出学校,我们把视野又扩展至绵阳。
在神话故事中,共工怒撞不周山,自此,天向西北倾斜,地朝东南塌陷。由此,日月星辰向西北落去,江河流水朝东南汇来。
这个美丽的故事以豪壮的传奇方式诠释了地理地势的一大特点。我们通过小戏剧演绎故事,明白清晰里面的方位。四年级的孩子会质疑故事的真实性,我并不解释真假,而是和他们走涪江时一起看江河流向,他们感叹一声“还真是呢”!
说明文,因为数据性质的信息较多,读起来往往给人的感觉很生涩。
借助地理课,我们一起创作了第一篇说明文《我们的教室》,也开启了这类体裁的文章学习。
我们既借助地图阅读,也借助戏剧演绎的体验,明白为什么说绵阳地势起伏很大,“在不足300公里的区域内,海拔高度从5000米突降到300米”。
地理课上,“海拔高度”是起码要明白的。
在《人与动物》板块讲牦牛时,我们多次提及“海拔高度”,到这里,终于更清晰了。
孩子们自小生活在绵阳,但当大家谈起绵阳时,我发现孩子们对绵阳区域的认知几乎仅限在城区自己经常活动的范围内,对绵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认知也处在类似“马家巷的小吃”上,更别谈关于绵阳的历史了。
几经踩点、梳理,环境认知方面锁定了已滚滚流淌了千年的涪江。
6月26日早上,我们在红岩水电站集合,沿江而行,历经绵江公路落成纪念碑→铁路大桥→罗汉寺、圣水寺→绵阳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川交大桥→绿岛大桥→涪江二桥→三江湖湿地→东原大桥→碧水寺→越王楼→东方红大桥→富乐大桥→三江交汇的青年广场,全程10公里左右。
第二天,孩子们要在沙池里把昨天走过的涪江段挖出来。
接下来,这一切开始呈现在孩子们的主课本上。
孩子们各自写出的《涪江之行》:
在历史方面,选择有“天下诗文第一楼”之称的越王楼,为孩子们打开认识绵阳的另一扇窗户。
课堂上,地理加历史的小故事,孩子们经常听得忍不住为养育自己的这方水土拍巴掌,眼神中透射出心灵的小震撼。
课本上,只是记录了所学所历的一小部分而已;还有很多,藏在孩子们的感受里,记忆里 --- 这一部分,将会在孩子的成长中酝酿出带着情感的对家乡的认知。
感之,知之,行之 --- 所谓“爱家乡”,所谓“扎根”,就这样播种了。
五年级的地理,我们将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历史名人”的角度更深入地认识绵阳,接着了解四川,进而把视野涉及整个中国,开始中国地理的学习。由此,“国家”之于孩子,也将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似乎摸不着的概念而已,对祖国的“爱”之于孩子,也就自然地水到渠成了 --- 在这样的情感认知基础上,我们再来谈道德层面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的情感与责任 --- 似乎是说远了,止之吧,先做好当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我的前方,有一条清晰的路,宽广无垠;
在我的后方,有一条未知的路,和平自在;
在我的右方,有一条冒险的路,勇气确定;
在我的左方,有一条用心的路,美丽庄严。
我的心,
引领每一个方向,
自然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