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11-20各数的认识》。回顾课上的各个环节,对照自己的预期效果,我觉得以下几点关注到了:
1.站学生角度适时收放。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小细节的调整。比如,在引导学生用小棒表示小羊只数时,虽然在操作前已经强调了“每出来一只羊,摆一根小棒”,但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怎么办呢?此处环节如果就这样强行纠正,牵强往下,学生必然是不买账的,而我也是不允许我的课堂出现如此不明不白的。于是,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及时调整,把下一步本来要说明“比10多1是11,比10多2是12……”的素材提了上来,并赋予了它新的“使命”——规则说明,即,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计数。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心里边明白了得把“小棒的根数”和“小羊的只数”对应起来,所以再一次的计数很顺利,全部所有的小朋友都进行了准确地得出了小棒有11根,也就是小羊有11只。
再如,对于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学生是零基础的。你看,当我让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10”时,大部分学生都在十位上拨了“10个珠子”。这足够让我再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教学的调整。于是,在这个环节,你会看到了我放慢了脚步进行一步步的引导,从认识数位开始到各个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都让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进行体验和感悟。
可见,一年级的小朋友有时候是需要在经历失败的尝试之后才有经验的,而这样的尝试谁说不是一次自己与自己、不懂与懂之间的美好遇见呢?而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我需要蹲下身子来及时捕捉到引发学生不明白的原因,然后作出有帮助和指导性的引导。
2.适时借助工具帮助直观感受。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考虑到了低段小朋友年龄特点,充分借助了“小棒摆一摆”、“计数器拨一拨”等方式,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1根”“1捆”之间的联系。因为是11-20各数的初步认识,因此,对于10后面都有哪些数,这些数与10都有什么关联呢?这是孩子们通过这节课需要明白掌握的,也是这节课需要完成的重点。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引导着小朋友随着小羊的只数一根一根摆小棒,然后一根一根地数小棒,但数到10的时候停下来,引发学生说出明确的方法和依据,即,比10多1就是11。如此,抽象的有了直观的支撑,再往下,问小朋友“比10多2是多少?”“比10多5是多少?”就有了足够的底气。而为了突破“让学生理解数位”这一难点,充分借助了“计数器拨一拨”进行数位的认识,明白各个数位表示的意义——个位上的数表示“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十”。
3.思考与自主体验相结合。
(1)通过几次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始,用一个问题“用什么方式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是11根呢?”引起学生思考,随后以动画演示“把10根捆成一捆”促使学生明白以“十”计数的方便性和简约性。但“10根”与“1捆”的连接跳板是什么呢?那便是数量“10”。在数小棒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这样表述:1个一,2个一……10个一,10个一是“10”,随后把10根捆成了一捆,再问“一捆是多少?”引出“10”,引出这是“1个十”。就这样,我们的学生领悟到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结论,这为之后在计数器中表示数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故,我们的学生需要一次次的感悟和追问,他们才能更为透彻地明白。
(2)通过几次自主尝试体验从异到同的过程。这点体现最为充分的在于拨计数器的环节,不作任何铺垫,不作任何引导,只让学生自主动脑、自主尝试。我想在尔后的伙伴交流一定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咦,我拨的怎么和他的不一样?和她的怎么也不一样?从他们的小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求助的眼神。多好啊,从“异”中促发了他们想要去探究真相的欲望,也引发了他们内心深处迫切地想进行第二次正确尝试的愿望。此时,我再进行答疑解惑,相信一定是能达到“高效”的目的。事实证明,从异到同的体验,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然,反思这节课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的。比如,我没能全面地照顾到所有学生。当学生的思考力和参与度得到下降时,我该如何调剂?再如,该如何让手中的学具乖乖听话,该用的时候充分用,不用的时候置之不理呢?
或许这节课的过程并不是那样的“顺水推舟”,甚至还出现了很多的小疙瘩,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能从不懂到懵懂,再从懵懂到透彻,便是一次成长;而于我而言,从选定内容到思考如何上课,从设计教学环节到课上的随机调整,都是一次挑战和提高!
感谢小朋友同我一起的合作学习,感谢老师们的课堂参与,让我再一次地挑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