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君子之道,外虽淡素,但其中自有旨趣,味之而不厌;外虽简略,但其中自有文采,灿然可观;外虽温厚浑伦,但其中自有条理,井然而不乱。
知远之近,就是知道远处传播的,必从近处发端,在彼之是非,必由于在此之得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能感人动物。知风之自,就是著乎外者本乎内。知微之显,就是有诸内者形诸外。
这里有三条要注意的:
一是自身的得失,本于我心之邪正。二是隐微的去处,必然到显著的去处。三是念虑既发于中,形迹必露于外。君子对此再明白不过,所以不会去纠结外物,只务正心诚意修身治学,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是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悦近来远的道理。儒家思想的原理,来来回回都是这一个道理。一切都在自身,不在别人,都在内,不在外,所以一切不假外求,只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这是何等简易,何等洒脱!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意思是,潜藏得虽然很深,但依旧昭然若揭。这里的“孔”是甚、十分的意思。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儒家的一贯思想就是由内而外,推己及人,由近及远,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里至诚,自然不勉而中;心里藏私,也会昭然若揭。
藏是藏不住的,因为欲盖弥彰。君子无所隐藏,因为至诚之心,无需隐藏。那么,君子是如何做到无所隐藏的呢?就是慎独功夫。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在自己所独知之地,仔细省察自己,让自己念虑之动,都合乎理,没有一点疚病,方能无愧怍于心。这样才能不勉而中,无论怎么做都不会伤害他人。
人们往往因为想掩饰而欲盖弥彰,而君子却能严于隐微。这样看来,君子让人不可及之处,正在于这些人们看不到的地方。
慎独内省,这道理很简单,可做起来却很难。怎么做呢?儒家也给了我们方法: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事情遇到阻碍,首先假设是自己错了。别人对我不好,首先假设是我先对不起他。在此假设的前提下,仔细省察,就一定能找到自己不对的地方,这样进步就会很快。
而我们通常的习惯却截然相反,一概认定是对方不对,自己全对。既然我们自认已经是圣人,就没法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