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性中的共性
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差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北方与南方间的差异,城市与农村间的差异,男人与女人间的差异,大人与小孩间的差异,80后,90后,00后,10后间的差异,长辈与晚辈间的差异,高薪阶层和工薪阶层间的差异等等。
一张纸的正面有多大,那么反面也就有多大。纸的正面是差异的话,纸的背面就是共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卡尔·罗杰斯说过:“越是个人的东西就越普遍”。
荣格说,为了治好病,医生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患上他病人的病。指的是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应该理解深层的,普遍的人类本性。这种能力,心理学上称为共情,日常生活中叫同理心,换位思考。想象一下自己进入了对方的角色中,感受一下对方当时的背景环境,身体状况,思想情绪。有了这样的想象体验后,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想法,为什么说了那样的话,又为什么做了那样的事。
“认识你自己”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最有名的一句。这句话的出处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有人问泰勒斯“何事最难为?”他应道:“认识你自己。”
孔老夫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现代的科学研究也表明经常反思自己的人,对别人做出的不道德行为会相对较少。
可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从古至今一直在提倡内省,理解人类深层本性的重要性。深层的内省,帮助我们对他人、对自己少一些批判,多一些宽容。
02 容器中的信息与容器的形状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填鸭式的教育。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每学期学一本教科书,教科书讲完了,这个学期也就结束了。我们每个人好比说是一个正方形的容器,知识不断装到容器里,正方形容器装满了,我们就毕业了。教育就是老师将教科书上的信息传递给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过程,只有信息的传递。培养人才就是将尽可能多的信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装进正方形容器。
如果我们可以改变容器的形状会怎样呢?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正方形,我们或许可以学着将它改为三角形、圆形、心形、不规则多边形....
容器里的信息是我们的知识储备、职业技能,容器的形状是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事物的探索与思考,对信息的解析。
容器的形状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的教育中缺失了这个部分。举个例子,一个人抱着冲上领奖台的心情去参加短跑比赛,结果只获得了第八名。他的解析是什么?可能是太糟了,我失败了,低头哈腰,唉声叹气,叫苦连天。也可能是“我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接下来我应该怎样努力?”。
同样的信息,都是想进前三名,却跑了第八名,却有完全不同的解析。前者认为是灾难,后者把这当成一次锻炼。前者将丧失动力,但这次失败却激发出后者更大的动力。思维方式就是我们容器的形状,在这个例子中很明显,后者将更有可能获得幸福和成功。
这个社会粗粗的看可以分为四种人。有些成功人士,在容器中装入了最多信息的人,却并不拥有幸福。他们握有财富,声望,权利,让别人羡慕的一切,但是他们却并不快乐。
有些人没有财富,权利,却能在一碗打卤面中找到幸福,感恩所拥有的美好。
有些人不但拥有很多,并且懂得感恩,享受生活。
有些人每天劳碌奔波,困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直抱怨上天的不公,风水不好,让自己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快乐由我们的精神状态所决定,而不是社会地位与银行存款。
03 容器的转变
英文单词转变,transformation。trans,转变,form,形状。顾名思义,改变容器的形状就是人的转变。
人的灵魂是大脑,所以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成了人的转变是大脑形状的改变。不过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脑部MRI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的形状并不是发展到3岁就停止。神经可塑性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大脑都可以改变,大脑形状的改变带来的就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什么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呢?一个最简单的答案,那就是:帮助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实现潜能,去除束缚的枷锁,凿去身上多余的石头,通过内在的转变,来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们都时常接触这样一种声音,认为科技改变了全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蒸汽机,生物进化论,牛顿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的重大发现和科技进步,在仅仅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就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把我们带到了朝九晚不知道是几点的现代社会。
的确,随时随地听喜欢的音乐,看想看的影视,书籍,这是封建社会的贵族都没能享受到的事情。可是,科技给了我们便捷的生活,科技有没有带给我们幸福呢?近年来持续上升的抑郁率,焦虑率,自杀率清清楚楚的告诉了我们答案。
哈佛教授Archibald MacLeish说:“错的不是科学的重大发现,有信息永远比无知强,不管是什么样的信息和什么样的无知,错在于信息背后的信念,认为信息会改变世界的信念。但它不会。”
结婚就要有房有车,我们真的是夸大了房子,车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
04 探索
英文单词问题,question,所以提问就意味着quest,探索。所有的探索,都从问题开始。
《圣经》中写到:“问过之后便会有收获”。
哈佛商学院教授John Carter从1973年起连续20年追踪关注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众所周知,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大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但是,在这些成功人士之中,有一些人再次脱颖而出,成为了这群精英中的佼佼者。那么,这些精英中的精英与普通的精英有那些区别呢?
不是智商,也不是MBA之前的出身院校,让他们再次与众不同。两个特质,让他们成为极其成功的人。
第一:自信。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做好,可以成功。
第二:一直在问问题。向身边的所有人问问题,自己,老板,雇员,同学,朋友,爱人,孩子。他们一直都处于孩子般的好奇状态,没有说现在我已经拥有MBA了,我知道的已经够多了。他们从来不曾停下脚步,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学习型的人。
想起了王阳明先生。王阳明12岁时,问先生人为什么要读书?先生回答说,读书是为了做官,像你父亲那样可以中状元。王阳明听了,想了想回答说:“不对,读书做圣人,才是头等大事。”
12岁时便立下做圣人志向的王阳明无疑是自信的。他15岁一人考察边关,熟读兵法;16岁怀疑朱熹的格物致知,便在院子里格竹子;他从不拘泥于只读圣人书,精通佛教道家,喜欢骑马射箭,兴趣广泛;当然最有名的还是他34岁时躺在石棺里思考死亡的“龙场悟道”。他一生都在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探索,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可以做到“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个传奇。
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孩子,或者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的样子。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孩子总是在问问题,好奇,开放,充满活力。如果说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能让一个人连续发问,不断成长,那么以这个标准来看看我们的教育,用教育学家Neil Postman说的一句话来形容刚好合适,“孩子进学校时像问号,而毕业时像句号”。
05 用行动来改变
现代管理学研究之父彼得·德鲁克高寿95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出席各种活动,所以他邀请希望向他咨询的人来家中一起过周末。这中间包括很多国家总统,总理,财富500强的CEO。每个星期五的晚上宴会开始时,面对商界,政界,非营利性机构的各位领袖,彼得·德鲁克都会做这样的开场白:“星期一我不想听到你们说这个周末有多美好。星期一我希望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做了些什么改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改变是那么重要,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与此同时,改变又实在是太难了。无论是对个人,集体还是社会而言,大多数的改变都失败了。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切身的体会。
改变需要反思。
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需要坚持。
最重要的是改变需要行动。没有行动,梦想只能是梦中所想。
《幸福课》整套课程就是关于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认识自己、探索自己、改变自己的过程。